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学生怎成社交“低能儿”

(2010-09-27 21:28:39)
标签:

大学生

社交

家庭

社会

教育

校园

核心提示:目前,很多教育专家认为,社交缺失与社交能力弱化已经成为如今青年一代中比较普遍的问题。现在大学生的社交能力基本上只相当于一个七八岁孩子的水平。(大河报)

在医学上有个名词叫“低能儿”,是智力落后的一种疾病,指的是某些人在智力发展过程中没有达到正常水平。如今,按照众多专家对大学生社交能力的定位,大学生的社交能力只相当于一个七八岁孩子的水平,而在正常情况下,大学生的年龄应该在二十岁左右,说的再清楚一些,大学生就是社交上的低能儿。

我们知道,大学生的地位在今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经大不如从前,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人们印象中,大学生仍是高知识、高能力的象征,毕竟大学生接受了中国最高等的教育。在大学生身上,人们往往只注意到了他们在知识上的能力,却忽视了他们生活在这个社会所需要基本社交上的能力。

大家应该有注意到,在之前有这样一则新闻,一位名牌大学的大学生放假回家买错火车票,竟然不知道退票,拿着火车票来到错误的城市。到了那里,身上的钱所剩无几,也不知道向他人求助,沦落为乞丐,又不张嘴乞讨,最后被警察发现送回家已经饿得剩一皮包骨头。一代天之骄子,竟然落得如此地步,实在悲哀,同时也引起我们对大学生社交能力上存在问题的深思。

首先,学校教育问题。中国教育从小学到高中一直以应试教育为主,学校里成绩就是一切,大学里素质教育有些提升,但依然没能够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针对这种情况,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袁岳明确表示,“大学生存在社交能力障碍95%以上都是由于上学期间没机会走入社会,从小就不与别人打交道,只是一味的读书”。所以,中国的应试教育体制是造成今天大学生社交能力缺失的重要因素,

其次,家庭教育问题。中国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存在问题,一直都是这个社会关注的焦点。父母对孩子实行“大包干”,除了孩子的学习,其他什么事都代孩子做,尤其近年来独生子女的增多,父母对孩子更加溺爱,这种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孩子与外界的交流。

最后,社会发展问题。由于科技的发展,人与人间的联系更加方便,在今天,人们愈加依赖这些通讯工具,朋友间有事也是打电话、发信息,在大学里甚至有同寝室的人说话交流都是用QQ。所以,通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减少了面与面沟通的机会,也使得人们的社交能力不断下降。

生活在这个社会,知识确实很重要,但人与人之间总要进行各种必要的交往,拥有正常社交能力也同样重要,这就要求我们重视学校、家庭以及社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改革教育体制,加强学生素质能力培养,争取大学生在做知识上的“高能儿”的同时,也可以成为社交上的“高能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