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就业悲剧何时终结

标签:
大学生就业社会教育校园 |
近日,一则《秒杀“零月薪”,哥为找工作愿意当“负月薪”》的帖子在各大论坛热传。帖主自称某高校大三学生,在参加校园招聘会上,他向面试官提出,愿意每月付1000元给用人单位,花钱购买工作经验。(来源于东南网)
6月,一部分人为了心中美好的大学梦刚刚结束在考场上的奋斗,而在大学一部分人则即将离开校园。6月的毕业季,对于许多要毕业大学生来说,心情多了一份沉重,就业难的问题此刻像噩梦般终于摆在了他们的面前。
大学生“负月薪”,再一次深深刺痛的大学生和社会的神经,大学生就业难还要持续多久?大学生的悲剧何时能够终结?这是每一位大学生心中的疑问。
中国的大学生命运并不是一开始就是悲惨的。从1978年恢复高考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大学生一直都是社会的宠儿,他们有着极好的待遇,也因此会有那么多人拼命读书考大学,在他们看来,考上大学就会改变命运,考上大学就意味着美好的的未来已经紧紧地握在自己手中。在那个时候,“知识改变命运”这句中国自古以来存在的观念被现实践行着。
现如今,大学生的地位发生严重的改变,就业难,工作低月薪,“零月薪”,乃至现在的“负月薪”,就已工作的大学生来说其工资待遇甚至不如农民工,还有千万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待业在家。大学生已从当初人们仰望的高度重重地摔了下来,而且摔得很惨。
近年来,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加严峻,另一方面则是大学为盲目扩招忙碌的热火朝天。据相关统计,今年北京有8万考生参加高考,高考统招计划录取率约为84%,再创历年新高,而全国高考招生扩招3%。
21世纪人才最重要,中国也一直致力于人才培养工作,渴望使越来越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在全社会普及高等教育,为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做贡献。对于政府在这些方面取得的成就我们给予极大的肯定。
同时,政府也应该看到在普及高等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弊端与问题。国家社会耗费巨大精力财力来培养人才,还有家庭也要为子女大学教育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以及大学生本人的在大学期间耗费的青春,到头来却换来就业困难等。大学生无法就业或被迫从事与专业无关的行业,个人才能得不到充分发挥,最终是国家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
因此,政府在积极扩招的同时,也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工作中,只有大学生毕业了找到工作,中国的大学教育才能够实现良性的循环,当今大学生的悲剧也才能够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