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十疑论》-九释女人根缺不生疑
(2022-05-10 20:10:52)分类: 西方净土 |
(甲)九释女人根缺不生疑。分二,初问,二答。(乙)今初
【论】问:西方去此十万亿佛刹,凡夫劣弱云何可到?又往生论云:“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既有此教,当知女人及以根缺者必定不得往生。
〖导读〗提问有两点,第一,西方极乐世界离此娑婆世界有十万亿佛刹之遥,劣弱的凡夫怎么可能到达呢?第二,《往生论》中说: “女人以及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有缺陷的人,乃至二乘种性是不能往生的。”既然论中有这样的言教,可知女人和六根有缺陷的人必定不能往生。
(乙)二答。分二,一解答初问,二解答次问。(丙)今初
【论】答:为对凡夫肉眼生死心量说耳,西方去此十万亿佛刹。但使众生净土业成者,临终在定之心即是净土受生之心,动念即是生净土时。为此,《观经》云:弥陀佛国去此不远。又业力不可思议,一念即得生彼,不须愁远。又如人梦,身虽在床,而心意识遍至他方一切世界,如平生不异也。生净土亦尔,动念即至,不须疑也。
〖导读〗答中,首先,指出这不过是对应凡夫肉眼生死心的境界而言,说西方距离此土有十万亿佛刹之遥。其实只要众生净业修习成就,则其临终时住在定中的心即是极乐净土中受生的心,动念时即是往生净土时。其次,论证。包括三点,第一,引证。因此《观无量寿佛经》中说,阿弥陀佛的国土离此娑婆世界不远。第二,说明业力不可思议,只要一念相应,即得往生彼国,不必担心距离遥远。第三,比喻。又如同人做梦,身体虽然还在床上,而心意识已经神游到他方一切世界中去了,梦中游历和平时没有什么不同。最后,说明往生净土也是如此,动念即到,无需置疑。
(丙)二解答次问
【论】“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者,但论生彼国无女人及无盲聋喑哑人,不道此间女人、根缺人不得生彼。若如此说者,愚痴全不识经意。即如韦提夫人是请生净土主,及五百侍女,佛授记悉得往生彼国。但此处女人及盲聋喑哑人心念弥陀佛,悉生彼国已,更不受女身,亦不受根缺身。二乘人但回心愿生净土,至彼更无二乘执心。为此故云: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非谓此处女人及根缺人不得生也。故《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云:设我得佛,十方世界一切女人称我名号,厌恶女身,舍命之后更受女身者,不取正觉。况生彼国,更受女身!根缺者亦尔。
〖导读〗首先,就女人和根缺解释。包括三点,第一,解释“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的含义。是指往生彼国后不会再做女人以及盲聋喑哑人,并非是说此娑婆世界中的女人和六根有缺陷的人不能够往生彼国。如果将其理解为女人及六根有缺陷的人不得往生,这属于愚痴到完全不理解经文的意思。第二,引经为证。如在《观无量寿佛经》中,韦提希夫人是请求往生净土的主要发起者,以及她的五百个侍女,佛授记她们都将往生彼国。第三,小结。可见,只要此土的女人以及盲聋喑哑人专心忆念阿弥陀佛,在往生彼国后便都不会再受女人身,也不再受六根有缺陷的色身。
其次,就二乘人解释。二乘人只要回心发愿往生净土,到彼国后不会再有二乘人那样的执著心。
再次,总结。因此《往生论》中说“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并非是说此土女人以及六根有缺陷的人不能往生。
最后,再加引证。因此《无量寿经》阿弥陀佛所发四十八愿中说,假设我成佛时,十方世界一切女人称念我的名号,厌恶自己是女身,如果死后来世还会再受女身,我便不成佛。这样,仅称念佛名号、没有往生,都不会再受女身,何况往生到彼国,怎么可能还会再受女身呢!六根有缺陷者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