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约悲催事件簿之三
(2013-08-02 16:22:38)
标签:
文化 |
分类: 汉魏六朝相关 |
#再牛的大爪也会有错梗#系列
这个基本是用来提醒自己写东西小心点的。。。
闲话少说。我们知道,寻常搞六朝研究的孩纸,最怕的活之一,是捋亲戚关系。三姑六婆七舅奶奶啥的太头痛,稍不留意就错。但总有那么个把时候是你留意了可能还要错的……
请看下面。
《宋书》卷五十二《谢裕传》:
时从兄混为左仆射……
此即默认:谢混较谢裕年长。可是这位谢裕老大“年三十,方为著作佐郎”,义熙十二年卒“时年四十七”,算年龄的话公元370年生人,比他还年长的话谢混保底369年……
——这TM要能成立我整个设定方向都错了啊!
太傅死的时候(385)谢混已经成年宣誓了啊!晋陵是少女嫁大叔啊!!!王珣最大的儿纸,比谢琰最小的儿纸还要小啊!!!!益寿比弘少至少大十岁啊!!!!!
救命啊再搞下去好几个CP要逆了啊(等等奇怪的东西混进来了)……
回正题。在谢裕传记中,“从兄混”这个地方,《宋书》和《南史》处理是一致的(熟悉某牧的好友,大概已经猜到后面一定会吐槽【李延寿做南边工作太糙】了……)。但实际上……参照《世说》、《宋书》其他章节,以及《晋书》,会觉得微妙地不对劲。
比如:
王珣三十一岁有王弘吧。减个十年……琰叔你几岁开始生娃的等等……
多个十几年奋斗下来谢肇和谢峻居然还是没生出像样的娃……请问谢家什么基因……
更重要的是:按晋朝男人的平均婚龄,以及谢家男人彼时的抢手度,如果上述假说成立,那么在晋孝武帝太元末,谢混和晋陵议婚那会儿——谢混必须是二婚啊!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真是这么回事,为何无论刘孝标注《世说新语》所引文献,或者后世的《晋书》、《建康实录》,甚至《宋书》本身,还有其他传世或出土文献,都没提到谢混的前妻是谁?——要知道王献之和郗道茂那么衰那么令人心情糟糕的事情,大家都记得乐此不疲好吗?!
难道是……沈隐侯错梗?……
于是不得不到其他姓谢的家伙……的传记里去找【究竟怎么回事】。这一看不要紧……
《宋书》卷五十二《谢述传》(对就在谢裕后面不远,那是他亲弟):
元嘉二年,征拜中书侍郎。明年,出为武陵太守,彭城王义康骠骑长史,领南郡太守。先是,述从兄曜为义康长史,丧官,述代之。
看到谢曜想起谁了?谢弘微对不对?
《宋书》卷五十八《谢弘微传》:
兄曜历御史中丞,彭城王义康骠骑长史,元嘉四年卒。
不可能是两个谢曜对不对?但……看出问题了没各位好友?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谢曜到底哪年死的——元嘉三年,抑或元嘉四年,但这个可以用纪传体史书中常见的“互见法”来河蟹掉。第二个就严重了——“述从兄曜”——谢述是谢裕的亲弟,谢裕是谢混的从兄弟,谢混是谢曜的从叔……
谢曜会是谢述的从兄?……可能吗?!这可能吗?!
贵圈真乱。
明显沈隐侯这里弄差辈儿了。
那么李延寿对这段文字是怎么处理的呢?……他,不置可否,全删了。OTZ。╮(╯_╰)╭
亲你好歹能看出来《宋书》这段的毛病就一辈分吧……
回到《宋书》。因为这一窝姓谢的……之间,存在【本书自证也能够查出来的差辈儿现象】,我不得不怀疑谢裕和谢混的关系也存在误记的可能性。差辈都行同辈错一点点小意思啦。
而且真有同辈错了的。注意《宋书》卷五十二(对不起还是这卷)《袁湛传》:
(义熙)十四年,卒官,时年四十。
同卷《袁豹传》:
湛弟豹,……(义熙)九年,卒官。时年四十一。
沈隐侯你醒醒!你韩大嘴老师魂穿附体了吗?!
沈隐侯你快翻到前面去对一对梗啊!你姓谢的麻麻在忧桑地看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