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六朝旧事:当时风标王景文(上)

(2012-09-09 21:05:17)
标签:

王彧

江安

楷体

文化

杂谈

分类: 汉魏六朝相关

#大本命家的囧人&破烂事#系列

 

声明:

1. 不确定是不是簪缨世家》影响,见过颇多帖子倾向把景文塑造成白莲花弱鸡。很遗憾作者在这方面略有保留意见,所以单想看弱鸡的朋友,请直接无视下面的东西。

2. 作者直觉可能会把王导衍派通常给人“美貌温柔”印象的第五房(王劭支)形象崩掉,泪请阿龙祥瑞御免。不过这房的形象,反正已经被北魏的王肃和梁末的王克……自己崩掉了。抚额。

3. 老话一句,托当年及以后战乱的福,有些东西实在资料不全;资料不全,不便乱猜。请原谅作者可能会讲到某个地方突然顿住。另,即便开玩笑做神展开游戏,请与作者一起保持适当限度。

 

近乡情怯,近本命也是一样。写不好。请多指教。

 

谢谢。

 

想说景文,当然因为指不定哪天要说贞风。

有个皇后妹妹的人,是非比较多。

 

【另一方面,是说不定哪天会说王肃呢……王肃,是他侄孙。】

 

王彧,字景文。刘宋年间人。

这人额上,一般有如下几个标签:琅琊王氏外戚高干美男低调温柔

 

就作者好友群中来看,爱王彧的人,十之八九会提到他的颜,十之六七会提到他的性情温柔。人之常情,作者也是其中之一。

 

这哥们谥号是“懿”。江安懿侯。

谥法:温柔圣善曰懿,性纯淑。

 

【“淑”是“美、善”的意思。“遇人不淑”的“淑”也作此解。】

 

所以他的颜和温柔……有神马好质疑的吗?

 

好像是那个时代的模范良人了。还有什么问题吗?

 

有。你真像上面这么想,他就赢了。

 

历史记载,王彧这一房支,其祖父王穆、生父僧朗、嗣父王智,多年以来都不太介入政治核心。似乎这个家系特别特别地与世无争。尤其王僧朗。

《晋书·王导传》附《王劭传》列其诸子孙:

 

穆三子:简、智、超。默二子:鉴、惠。义熙中,并历显职。

 

注意:王穆名下被列出来的……木有僧朗。

王僧朗在这个家系中开始冒头,是在宋文帝元嘉年间,可以说是后来居上:

 

父僧朗,亦以谨实见知。元嘉中,为侍中,勤于朝直,未尝违惰。太祖嘉之,以为湘州刺史。世祖大明末,为尚书左仆射。(《宋书·王景文传》)

 

勤勉和恭谨,似乎是王僧朗的主色调。而沈约在此一个“亦”字,下得颇有意味,和上文僧朗兄长的事迹一起,不动声色地指出了这一房支普遍的风格。

实际上,“谨实”二字,也是王劭的风格:

 

劭美姿容,有风操,虽家人近习,未尝见其坠替之容。(《晋书·王劭传》)

 

这个支系不以学术显耀,而特以为人处事见长。和后人比较熟悉的六朝琅琊王氏抢镜支系乌衣大房(王洽-王珣支系)相比,王劭支系同中有异。这很容易让人想到王洽和王劭各自母亲的出身。虽然两支同为庶子支系,但王恬、王洽生母是著名的“雷尚书”,雷尚书得宠,识文断字,性警敏,以至于被老公当政府机要秘书来用。俩儿子一个一贯高调,一个想低调都没得低调——这方面,槽点颇多,多吐跑题,先打住。

 

王劭母氏何人……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王劭的生母很漂亮,因为王劭是王导诸子中……惟一一个被史官挑出来点名说“颜很正”的。【。。

 

【所以私下吐槽时,一开刷本命家的伦理剧,我就会故意问五郎的妈是谁……跑题了,回来。】

 

让王导曹夫人愤怒的墙头们,就包括了这位五郎的妈——让曹夫人抓起菜刀准备砍人的,是“第四第五等诸郎”的母亲。

这些母亲们在家地位不高,甚至没有资格入住丈夫的官邸,反而雷尚书夫人早就知道(王恬是西晋年间生的)。但,惹出动静如此大,王劭生母在内的这一拨人,并没有在历史上留名,大概得宠程度和行事高调程度,至少其一,确实不如雷尚书。

 

现有文献并不能让我们确定,王劭奠定的本房“谨实”家风,是否刻意和雷尚书一系的“警敏”保持距离。但母亲的地位,对儿子成长过程,大概是会有些影响的吧。

公认王劭像他父亲:

 

王敬伦风姿似父。作侍中,加授桓公,公服从大门入。桓公望之曰:“大奴固自有凤毛。”(《世说·容止》)

 

【请不要从这里开始脑补老头子的颜……跪地,我们不要跑题】

 

然而王劭的另一面……

 

王劭、王荟共诣宣武,正值收庾希家。荟不自安,逡巡欲去;劭坚坐不动,待收信还,得不定,乃出。论者以劭为优。(《世说·雅量》)

 

杀人于前而色不变。若和这个章节放在一起对比,不晓得会不会有朋友心里一寒:

 

石崇每要客燕集,常令美人行酒;客饮酒不尽者,使黄门交斩美人。王丞相与大将军尝共诣崇。丞相素不善饮,辄自勉强,至于沈醉。每至大将军,固不饮以观其变,已斩三人,颜色如故,尚不肯饮。丞相让之,大将军曰:“自杀伊家人,何预卿事!”(《世说·汰侈》)


 

夜已深了,所以,关于王劭的体质,以及他子孙所承继下来的家教,还是先打住吧。虽然,这里提到王劭,自然和后面对王彧精神气质的吐槽有关。

正如吾友游北某次吐槽所指出的,看《世说》王家人多的是人不自恋枉少年。王彧充其量跟自家人略显比低调,却并非不傲,尤其年轻时。从他人的传记里,有时会看到很奇怪的痕迹。尤其沈约《宋书》中,王彧的几次客串令人略感微妙。

这些,就留待下回细说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