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费县民情调查
(2025-08-11 07:30:40)
标签:
民国林修竹费县民情调查 |
分类: 费邑杂考 |
民国时期费县民情调查
《山东各县乡土调查录》(林修竹编撰,1919年)
【民情】
善良:人民习于俭朴,力耕者多;新学进步,以西北方为最,东南方次之。
恶劣:西南一带,人多狡悍,杀伤掳掠,时有所闻,兼之刁讼成风,沿及西北。
贫富:费邑面积非狭,只以山峻水急,良田绝少,蒙脉横亘东西二百余里,北与蒙沂等县接壤,崇冈峻阜,咫尺起伏,由蒙而南,在县治西北大石粗沙,硗确弥望,不三十里乱岫矗生,南北百里,东西百数十里,车不方轨,骥不展足。人民愚拙,除农事外,鲜有他能,每于溽暑淫霖之际,登山采石,叠筑为墙,冀得淤积,聊资垦植,不幸潦发,仍被冲刷,土石俱尽,加之频年地方不靖,防匪营寨,糜财无限,故富户无多,贫者日伙。
婚嫁年龄:男婚女嫁,均在二十岁上下。
特性:守拙成癖,安于固陋。
上述文字,翻译成白话,大致是这样:
善良的一面:费县人习惯于生活节俭纯朴,大多数人都努力耕种;接受新式教育,费县西北方(今平邑县北部)进步最快,西南方(今费县马庄、兰陵县大仲村一带)次之。
恶劣的一面:费县西南部(今平邑县郑城、白彦,费县石井、梁邱一带),多狡诈彪悍之人,杀伤掳掠,时有所闻;并且刁民诉讼成风,扩展影响到费县西北部(今平邑县北部)。
贫富状况:费县的县域面积并不狭小,只是由于山高水急,良田极少。蒙山山脉横亘东西二百余里,北面与蒙阴县、沂水县接壤,崇山峻岭,咫尺起伏。由蒙山向南,在县治西北部,全是大石粗沙,坚硬瘠薄的土地,一望无际。不足三十里的区域,乱山高耸。费县南北有一百里,东西有一百几十里,道路崎岖狭窄,两辆车子无法并行,马匹难以展足飞奔。人民愚昧笨拙,除了农事活动之外,很少具有其他能力。常常在盛夏大雨之际,登山采石,堆叠构筑墙坝,希图借助雨水淤积土地,暂且开垦种植。不幸雨水盛大,淤积的土地仍被冲刷,土石俱尽。加之多年以来地方不安宁,为了防御匪寇营建围寨,耗费钱财没有限量,所以富裕人家没有多少,贫困人家日渐增多。
婚嫁年龄:男婚女嫁,均在二十岁上下。
特性:清贫自守成为癖好,安心满足闭塞鄙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