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话说“废年”

(2023-05-28 04:56:53)
标签:

废年

废历

阴历年

临沂火神庙

分类: 文史随笔

 

话说“废年”

 

19352月17日,临沂人赵泰升撰文《临沂废年火神庙会盛志》记载:“我们临沂城内火神庙,每到废年后初七,例逢火神大会,四方城关善男信女,扮装赃官,奉送香纸,其意为免去一年之火灾。”(原载南京破布营中国农学社《农业周报》1935年第4卷第13期

话说“废年”

赵泰升文中的“废年”一词,显得比较生僻,比较稀见。查阅《辞源》,没有收录“废年”这个词条。究竟是什么含义,有必要加以考释。

《辞源》中的“废”字,共有8种释义:1.崩塌,倒塌。2.败坏,衰败。3.坠落。4.废除,停止。5.放置。6.发卖,卖出。7.残废。8.无足的器皿。《临沂废年火神庙会盛志》的“废”字,应是第4种释义“废除,停止”。

“废年”这个比较陌生的词汇,曾经出现在著名作家阿英(钱杏邨)的《敌后日记》一书中,可以一并加以分析。

1941年冬,阿英举家离开“孤岛”上海,进入苏中抗日根据地。他将当时所见所闻,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后以《敌后日记》为书名出版。他在1943年2月4日的日记中写道“饭后惟默坐,静待废年之逝去。”这一天是除夕,他这么做是在“辞旧岁”,俗称“熬年”。

除了说到“废年”,阿英还多次说到“废历”。

1943年2月2日日记:“今日废历十二月二十八,仲惠先生约吃年夜饭。”这一天是壬午年腊月二十八日。

1943年2月4日日记:“今日为废历大除夕,并旧一年又尽矣!”这一天是壬午年腊月三十日。

这天晚上,阿英十分想念两个孩子,写道:“七时,晚饭,饭后惟默坐,静待废年之逝去。意念毅、惠两儿,在部队中,不知如何度岁也!”日记中所说的“毅”“惠”,是阿英两个孩子的名字,他们当时都在新四军部队工作。

1944年1月25日日记:“今日为废历元旦日。”这一天是甲申年正月初一。此处的“元旦”,是指阴历元月第一天,即春节。

由此可知,阿英日记中所说的“废历”,就是人们常说的“阴历”(或称“夏历”“农历”)。阿英常把“废年”“废历”并提,可知“废年”即“废历年”,也就是“阴历年”(或称“夏历年”“农历年”)。

这种特殊的称谓,仅存在于民国年间。新中国成立之后,就很少再用了。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月2日,孙中山通电各省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也就是以1912年1月1日作为中华民国建元的开始。原来的古历已经被官方给“废”(废除,停止)了,民间却还在继续使用,因而称作“废年”。

所以,《临沂废年火神庙会盛志》所说的“废年后初七”,就是阴历(夏历、阴历、农历)年后初七。

其实,早在1934年,鲁迅就在《花边文学•过年》中对“废历”作过一番解释:“文字上和口头上的称呼,往往有些不同:或者谓之‘废历’,轻之也;或者谓之‘古历’,爱之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