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平遥之夜
(2023-05-11 05:04:19)
标签:
父母游览平遥古城客栈 |
分类: 心香一瓣 |
难忘平遥之夜
我先后7次到过山西,其中有3次到过平遥。最难忘的是2008年5月那一次,我陪同父母一起游览平遥古城。屈指算来,已经过去整整15年了。
为了旅途轻松不太劳累,那次旅游没有找旅行社,而是采取“自由行”的方式,由我一个人全程陪同。当时我在旅游局工作,持有导游证,而且对山西的旅游景点比较熟悉,所以吃饭、住宿、交通、游览,都是我自行安排。旅程从山西南部的洪洞大槐树开始,或坐汽车,或坐火车,一路北上,先后游览了平遥古城、乔家大院、窦大夫祠等景点,最后游览了五台山,总共用了6天时间。
查阅当时的日记,我们5月8日上午看完“大槐树寻根祭祖园”之后,10:50乘坐出租车赶到洪洞火车站,在售票窗口买到12:32发往平遥的4626次火车票。时间尚早,在火车站附近的“铁路酒家”吃午饭,喝了一点啤酒。饭后进站候车,12:32准时发车,15:40抵达平遥火车站。
出了平遥火车站之后,雇了一辆三轮车,拉着我们进入平遥古城。按照我事先在网上搜索的结果,在西大街94号“贞君泉客栈”住下。这是一个庭院式的小旅店,店门朝北。院子里东、西、南各有几个客房,我们选择了一个坐东朝西的房间,一晚上60元。房间里面有一张大炕,炕上有一个小桌子。有空调,有电视机,有独立卫生间。为了不打扰父母休息,我想让他们两个人住在这个房间,我自己再另开一个小房间。可是父亲坚决不同意,说一家三口住在一张炕上就行。
放下行李,简单洗漱之后,我们走出客栈,在古城大街上悠闲地散步,欣赏古城风貌,先后游览了日升昌票号、城隍庙、文庙等景点。我和父亲还登上了南门城楼,参观“平遥三宝”之一的古城墙。城楼上有一门铁炮,父亲很感兴趣,站在炮筒旁边,让我用照相机拍了几张照片。母亲不愿爬楼,自己在城楼下边闲逛。下了城楼之后,一家三口顺着城墙根朝西边闲逛,看了沿街的一些民居,慢慢回到了西大街。路边有卖文玩的地摊,父亲蹲下一件一件仔细欣赏。看到一本泛黄的《三字经》上有“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等文字,父亲饶有兴趣地诵读,于是买了下来,我抢先付了款。
晚上在客栈西邻的一家小饭馆用餐,点了4个小菜。还要了3瓶啤酒,每人1瓶。母亲只喝了半瓶,另一半匀给了父亲和我。喝啤酒用的不是玻璃杯,而是黑瓷碗。专门点了1笼山西著名面食“莜面栲栳栳”,颜色黝黑的面皮,卷成一个一个的细筒,竖着排列在一起,看上去很像蜂窝。用筷子夹起一个,蘸着调料放到嘴里,口感非常不错,确实很有山西地方特色,我至今还有很深的印象。
饭后回到客栈休息,看电视。一天下来,都有点疲惫,父亲用热水烫脚,刚过21:30就要睡觉。我把炕上的小桌子搬走,摊开被褥。正值初夏时节,气温适宜,不冷不热,不用开空调。父亲躺在中间,母亲躺在父亲的左边,我躺在右边。熄了灯,抬头望着天花板,非常安静。父亲十分感慨地说,多好啊,四十多年没有这样三口人睡在一起了!
父亲说的四十多年前,是指我婴儿时期。我是父母的长子,四十多年前,我的弟弟妹妹都还没有出生,当时我出生不久,就是这样一家三口人睡在一起。此时此刻,我躺在父母身边,仿佛回到了婴儿时期,对父母怀有一种深深的依恋。听着父母发出的均匀的鼾声,我忽然生出一种“膝下承欢”的幸福感,内心十分温馨,这一晚睡得特别香甜。
5月9日早晨6:30起床,打算出去吃早饭,母亲说不用出去,有带的饭。于是从旅行包里取出自带的煎饼、面包、牛奶、火腿肠、咸鸭蛋等食物,三个人在房间里简单用早餐。我知道,母亲这样做,是想替我省点钱。几天来,母亲多次唠叨,说我坐车、吃饭、住宿,花了不少钱。
8:00出门,陪同父母前往古城中心的“平遥县衙”游览。到了景点一看,进门需要买门票,没有单独景点的门票,而是平遥古城的套票,总票价120元。按照当地规定,60岁以上老人半价优惠,60元;70岁以上老人免票。父亲超过70岁,可以免票;我有导游证,也可以免票。母亲当时68岁,还不到70岁,需要买一张60元的半价优惠票。我去售票处买票,母亲不让,硬把我拉回来,说在大门外边看看就行,别花那个冤枉钱了。
据说,“平遥县衙”是全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县衙。大门口有一副楹联:“莫寻仇莫负气莫听教唆到此地费心费力费钱就胜人终累己;要酌理要揆情要度时世做这官不勤不清不慎易造孽难欺天。”母亲留在大门外边,我和父亲走进去游览,看了悬挂“明镜高悬”匾额的大堂,里面摆着一张大桌子,旁边竖着“肃静”、“迴避”等大牌子。大堂门口也有一副楹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还看了一场县官审案子的表演。因为心里惦记着母亲独自一人在外边,没有去看“二堂”“三堂”,就匆匆出来。
9:00回客栈退房,坐三轮车去古城北边的十字路口,拦下一辆开往太原方向的客车,告别平遥古城,前往下一个景点“乔家大院”。当晚住在太原,10日、11日游览五台山,父母体力尚可,心情愉快。12日下午,我和父母乘坐火车从太原返回山东。就在那天下午,四川发生了“汶川大地震”,所以记得很清楚。
过了不到两个月,也就是2008年7月上旬,父亲查出胃癌晚期,住院治疗,不到半年就去世了。5月份的山西之旅,竟然成了他老人家的最后一次旅行。过后回想起来,在那次旅游过程中,父亲其实已经罹患疾病了,只是我没能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每当想到这一点,我的内心很是悔恨。
不过,洪洞大槐树和五台山,是父亲多年来一直想去看的景点,终于在他临终之前去看了,也算是帮他老人家完成了一个夙愿。想到这一点,我内心又稍觉欣慰。假如那年没去山西,父亲的夙愿就无从实现了,以后也再没机会补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