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李清濂《费县杂诗》校注
(2022-12-10 14:33:31)
标签:
新泰李清濂费县杂诗 |
分类: 费邑杂考 |
清代李清濂《费县杂诗》校注
费县杂诗
[清]李清濂
风雨停寒漏,吹来断雁[1]音。
一城秋欲暮,孤枕夜将深。
身世浮匏叶[2],年华负子衿[3]。
离情无处说,不寐发浩吟[4]。
天寒犹作客,野鸟欲何之[5]。
黄叶风来急,青山云去迟。
与人登眺处,是母望归时。
难禁中怀永,浊醪饮一巵[6]。
雪意催年急,客心耐日长。
山城此时节,云物一苍凉。
寺远迷寒雨[7],天空老草堂。
有家归未得,独影自彷徨。
脾肉[8]慨中岁,愁心满武城[9]。
苍山[10]残日下,祊水[11]冷云生。
怜我发先变,寻人卜再更[12]。
百年已如此,可许请长缨[13]。
世味同鸡肋,家贫咬菜根[14]。
我来游宪里[15],谁昔遇晨门[16]。
有骨穷能耐,无才命岂论。
乡祠今尚在,块磊[17]不须存。
暮出东城门,遥山入夕昏。
草荒灭明径,祠聚鲁公[18]魂。
往事尘无迹,中流石有根。
不堪重眺处,一水古今存。
难医思归病,甘心学好游[19]。
人烟开酒市,山势上城楼。
径侧风堆叶,霜华冷透裘。
家书前日寄,隨处且淹留。
起视夜如何,耸肩冻又呵[20]。
树收寒气重,山裹[21]月明多。
过雁想书帛,伐龟无斧柯[22]。
故园紫荆[23]北,镇日[24]惜蹉跎。
(摘自清光绪《饭山堂诗集》)
【作者简介】
李清濂(1793-?),字少白,清代泰安府新泰县(今山东新泰市)人。性情谨严,敦于孝行,博览群书,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参加举人考试途中,闻知家中老人生病,放弃考试归家照料。山东学政何凌汉对他非常赏识,保送他到济南泺源书院学习,道光二年考中举人。后来游学京师,多与豪俊之士交往,学识大为提高,但是屡此参加会试都没有考中。任禹城县(今山东禹城)教谕,训教有方,深受诸生推重。后来被选为山西洪洞县知县,没有赴任。长期在新泰、蒙阴、费县一带教书,培养造就了很多优秀人材。去世多年之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入祀新泰县乡贤祠。著有《博古渊源诗文集》、《饭山堂诗集》等。
【注释】
[1]断雁:失群的雁;孤雁。
[2]匏叶:匏瓜的叶子。匏瓜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嫩叶可食,味苦。《诗经·邶风·匏有苦叶》:“匏有苦叶,济有深涉。”王应麟《诗考》云:“苦匏不材,于人共济而已。”
[3]子衿:书生,知识分子。《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毛传》云:“子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
[4]浩吟:犹“浩叹”,大声叹息。
[5]野鸟欲何之:化用清代彭孙贻《避地村居》“干戈满天地,野老欲何之”诗句。
[6]巵:古同“卮”,古代酒器。原文作“扈”,误。
[7]寒雨:冷雨。作者原注“县有寒雨寺”。据考察,费县有“寒两寺”,并无“寒雨寺”。
[8]脾肉:即“脾肉之叹”,古代成语,指痛惜光阴虚度,思欲有所作为。晋代司马彪《九州春秋》记载:“(刘)备住荆州数年,尝于表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脾:通“髀”,大腿。
[9]武城:地名,在费县西南60公里,今属平邑县郑城镇。
[10]苍山:苍岩山,俗称小苍山,在费县城南1公里,濒临祊河。
[11]祊水:祊河,沂河支流,发源于平邑县太皇崮,流经费县城。
[12]再更:再忍受。汉代司马相如《长门赋》:“夜曼曼其若岁兮,怀郁郁其不可再更。”
[13]请长缨:主动请求担当重任。《汉书·终军传》记载,汉武帝时,南越割据政权尚未完全归附,谏议大夫终军自请出使南越,表示“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14]咬菜根:吃菜根过日子。形容生活艰辛。宋代朱熹《朱子全书》:“某观今人因不能咬菜根,而至于违其本心者众矣,可不戒哉!”
[15]宪里:原宪故里,在今平邑县仲村镇南屯村。作者原注:“县有原宪里。”
[16]晨门:应为“石门”,在今平邑县临涧镇。作者原注:“县有晨门故址。”《论语·宪问》:“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邢昺疏:“晨门,掌晨昏开闭门者,谓閽人也。”
[17]块磊:累积的块状物,比喻郁积在心中的气愤或愁闷。
[18]鲁公:指颜真卿,费县城东有祭祀颜真卿的鲁公庙。作者原注:“东有颜公庙。”
[19]好游:喜好游乐。《淮南子·道应训》:“卢敖曰:‘敖幼而好游,至长不渝。’”
[20]耸肩冻又呵:耸肩呵手,形容天气寒冷。宋代杨万里《过胡骆坑》诗:“耸肩缩颈仍呵手,无策能温两脚顽。”
[21]裹:包裹,包围。宋代项安世《五更至城下》诗:“湿云裹月江天白,小雨蒸春草树香。”
[22]伐龟无斧柯:想去龟山伐木,却没有斧柯(斧柄)。典出孔子《龟山操》:“予欲望鲁兮,龟山蔽之。予无斧柯,奈龟山何?”
[23]紫荆:即紫荆关,蒙山四关之一,在费县北部。
[24]镇日:整天,从早到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