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虚静斋主人
虚静斋主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4,833
  • 关注人气:65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郑玄《孝经注》

(2022-06-21 09:37:18)
标签:

郑玄

孝经

注释

南城山

分类: 读书札记


 

郑玄《孝经注》

 

《后汉书·郑玄列传》列郑玄所注群经,其中有《孝经》。此外,在《六艺论》中,郑玄自称为《孝经》作注,更为可信。然《隋书·经籍志》对此书所题郑氏注”是否为郑玄表示怀疑,其实此郑氏是后学对郑玄的尊称。《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此书均称郑玄注,历代多数学者信此不疑。

  在汉代,《孝经》也有今、古文之分。郑玄注《孝经》,用的是今文。郑玄注《孝经》的时间,是他避黄巾起义于徐州期间。当时,他住在南城山,在一个石室里完成了对《孝经》的注释。

  一、郑玄《孝经注》的辑佚

  郑玄《孝经注》于魏晋之际主要在民间流传,东晋元帝时始立于学官。唐玄宗为《孝经》作注,多引郑注。宋代邢昺作《孝经正义》,用唐玄宗注,郑注逐渐少见。南宋乾道年间,熊克、袁枢得郑注,刻于京口,即京口本。南宋以后,此书散佚。

  对《孝经注》从事辑佚工作的,主要是清代学者。主要有:王谟辑《孝经注》1卷,见《汉魏遗书钞·经翼》;袁钧辑《孝经注》1卷,见《郑氏佚书》;孔广林辑《孝经注》1卷,见《通德遗书所见录》;陈辑《孝经郑氏注》1卷,见《涉闻梓旧》、《丛书集成初编·哲学类》;严可均辑《孝经郑注》1卷,见《咫尺斋丛书》第三集;臧庸辑《孝经郑氏解》1卷,见《知不足斋丛书》第二十一集;黄辑《孝经解》1卷,见《汉学堂丛书·高密遗书》、《黄氏逸书考·通德堂经解》。此外,日本学者冈田挺之也辑有《孝经郑注》1卷,见《知不足斋丛书》第二十集、《榕园丛书》甲集。

 

  二、《孝经注》的体例

  郑玄注《孝经》的体例,与注其他经书大体相同。袁钧在所辑《孝经注》的序言中说:陆氏作《孝经名义》,据郑氏解其条例云:《孝经》,童蒙始学,特纪全句,故凡经文外所释,皆郑注也。……陆氏疑《孝经注》与康成注《五经》不同,细案之,实未见其不同也。今据佚文概括如下:

  (一)随文释词。按词在句中的先后,逐一加以注释,同其他经注。如《开明宗义章》:先王有至德要道。郑注:禹,三王最先者。至德,孝悌也。要道,礼乐也。(引文见《郑氏佚书·孝经注》,下同。)释词常用的术语有谓之等。

  (二)解释句意。词语不需解释,句意需加说明。如《庶人章》:用天之道。”郑注:“春生,夏长,秋敛,冬藏。有时,通过举例说明句意。如《三才章》: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郑注:上好礼,若文王敬让于朝,虞芮推畔于田,则下效之。有时,不仅说明句子的表面意思,而且指出其深刻含义。如《诸侯章》: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郑注:临深恐队,履冰恐陷,义取为君恒须戒惧。

  (三)串讲大意。即对一段话进行串讲。如《开明宗义章》: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郑注:父母生之,是事亲为始。四十强而仕,是事君为中。七十行步不逮,悬车致仕,是立身为终也。

    三、《孝经注》的价值

第一,《孝经注》虽仅存佚文,但其内容仍较丰富,对阅读《孝经》有一定参考价值。如《天子章》:刑于四海。郑注:刑,见也。《孝治章》:有觉德行。郑注:觉,大也。这些词语训释,对读懂《孝经》原文非常关键。郑注对一些句意的详细解释,也可加深对原文的理解。

第二,郑玄用自己的政治伦理思想注《孝经》,所存某些佚文是研究郑玄思想的重要资料。如《开明宗义章》:夫孝,德之本也。郑注:人之行莫大于孝,故为德本。表现了郑玄以孝为本的儒家思想。又如《诸侯章》:而和其民人。郑注:薄赋敛省徭役。《三才章》:其政不严而治。郑注:政不烦苛。”《事君章》:进思尽忠。郑注:死君之难为尽忠。这些注释,对研究郑玄的政治思想有参考价值。

 

(摘自《诸子名家库·郑玄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