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载人航天历程
神舟五号:
2003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神舟五号”进入太空,飞船在太空运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钟。这标志着中国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神舟六号:
2005年10月12日,中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成功发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被顺利送上太空。在太空运行76圈,历时115小时32分钟。飞船进行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多人多天飞行实验,完成了中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
神舟七号:
2008年9月25日,中国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顺利升空。“神舟七号”飞船共计飞行45圈,历时2天20小时27分钟。2008年9月27日,翟志刚身着中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在刘伯明辅助下,进行了19分35秒的出舱活动。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神舟八号:
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发射。“神舟八号”是无人飞船,它的任务是实施中国首次空间飞行器无人交会对接飞行试验。升空两天之后,“神舟八号”与2011年9月29日发射升空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了空间交会对接。组合体运行12天后,“神舟八号”飞船脱离“天宫一号”并再次与之进行交会对接试验。这标志着中国已经成功突破了空间交会对接及组合体运行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神舟九号:
2012年6月16日,中国第四艘载人飞船“神舟九号”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顺利升空。刘洋成为中国第一位女航天员。6月18日,在完成捕获、缓冲、拉近和锁紧程序后,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紧紧相牵,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取得成功,中国航天员首次进入在轨运行的航天器。这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飞行由验证性飞行试验完全过渡到“真正有人参与的空间飞行试验”,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又一次历史性跨越。中国的“天宫一号”空间站成为世界上一个独立自主的空间站。6月29日,“神舟九号”安全返回。
神舟十号:
2013年6月11日,中国第五艘载人飞船“神舟十号”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顺利升空。这次任务的主要目的,一是为天宫一号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进一步考核交会对接、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功能和性能;二是进一步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三是进行航天员空间环境适应性、空间操作工效研究,开展空间科学实验、航天器在轨维修试验和空间站等关键技术验证试验,首次开展面向青少年的太空科学讲座科普教育活动等;四是进一步考核工程各系统执行飞行任务的功能、性能和系统间协调性。6月20日,女航天员王亚平首次开展中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6月26日早8时07分,“神舟十号”在内蒙古四王子旗着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