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含笑挺馬 理性制馬

(2011-11-16 11:01:28)
标签:

杂谈

分类: 時政評論

  郁慕明再出手,邀宋楚瑜同拚不分區立委。

  聯合報做了報導,說郁慕明「單挑」宋楚瑜。聯合報還發表社論,題目是「郁慕明vs.宋楚瑜」。

  文字看來著實聳動。但是,兩位主席的互尬恐怕很難登場。因為,郁主席並未參選總統,而宋主席也沒有要轉戰立委的意思。兩位主席,不在同一個戰場上。

  兩位主席,看似交鋒,卻有共同點,那就是同樣對馬英九不滿意。宋楚瑜對馬的不滿溢於言表,他明諷、暗諷馬英九「無能」,是個不會做事的「少爺」;他放任周邊人士在電視上大放厥詞,說馬英九執政是「禍國殃民」、「黑金沸騰」。宋陣營尤其對於金溥聰很有意見,甚至由宋楚瑜本人接受綠媒喉舌鄭弘儀訪問,親口說出:二○一二參選總統,就是為了反「金馬體制」。

  郁慕明也對馬不滿,但和宋比較起來,就顯得內斂穩重。郁慕明透過媒體呼籲,藍營不能再放任綠營肆無忌憚的「搞獨賣國」,馬英九對這些中華民國的叛徒過度包容,甚至縱容。郁慕明有此想法,其實並不意外,他所代表的新黨,向來就是主張國家統一的堅定力量。今年六月,當台灣掀起「退將赴陸」風波,輿論為了一句「國軍、共軍都是中國軍」的傳言鬧得不可開交時,郁慕明公開撰文、上節目,捍衛中華民國憲法的統一立場旗幟鮮明。郁對馬不滿,卻不絮叨,總在關鍵時刻一錘定音。

  同樣不滿馬的兩位主席,一個挺馬,一個反馬。

  郁慕明上回出手,是在八月中旬,宋楚瑜公布親民黨第一波立委提名名單,提出「二次寧靜革命」時。郁慕明說,當時離開國民黨另組新黨的「新連線」成員,正是「一次寧靜革命」的受害者,如今宋又提「寧靜革命」,挑動了他最敏感的神經。他質疑,今天中華民國國魂離散,「去中國化」成為主流,憲政秩序紊亂,宋楚瑜聲稱要「改革」的國會亂象,不皆是「一次寧靜革命」的「成果」嗎?

  郁慕明這回出手,引發更多輿論接連出籠──說郁是殺手,說新黨是國民黨側翼,或者,說郁是顧全大局,團結泛藍。

  被郁邀請「共戰」國會的一方,回應似乎不大客氣。親民黨一聽「大局」便暴跳如雷,說這是「愛吃又要裝淑女」,說郁根本是國親合的破壞者。橘子青年團團長砰砰阿峰更說,年輕人要「覺醒」,要「超越藍綠」。

郁慕明認為,公共政策,只論是非,不分藍綠;但是,在國家定位上,藍綠不可能超越。郁說,擺在眼前的「大局」是:藍是認同中華民國,綠是消滅中華民國,國家定位的分野,沒有中間,只有藍綠。

  這無疑是台灣的悲哀。你說,年輕人聽了煩不煩,煩!可是,郁老又的確點出了台灣的政治現實。台灣的悲哀在於:我們內部始終有人要推翻中華民國,卻認不清中華民國是台灣安定的唯一保障。民進黨一天不回歸中華民國憲法,她的路線將永遠指向台獨毀滅。蔡英文的「三隻小豬」,吃不掉「九二共識」;宋楚瑜的「人民最大」,也消弭不了藍綠本質的矛盾。

  今天雙英民調交叉,關鍵就在於:對馬不滿的聲音,同時來自藍綠。綠的為「棄馬保台(獨)」而反馬,藍的卻因馬不夠反獨而怨馬。郁慕明批評,馬英九對綠營「搞獨賣國」的言行過於包容,甚至縱容,即源於此。

  郁慕明,以及他所代表的新黨,對馬英九、國民黨當然有意見。二○○八年,中華民國首次「單一選區兩票制」的立委選舉,新黨便參選了不分區,卻在國民黨「一票都不能少」的強力動員下,以些微的差距未能跨過百分之五門檻。當時,親民黨沒有參選政黨票,而是和國民黨達成協議,在國民黨不分區的名單中,讓了多席給親民黨,其中一個,就是撮合宋楚瑜接受綠媒訪問的羅淑蕾。

  兩位對馬不滿的主席,基於不同的考量,走上不同的道路:一個選立委,一個選總統。聯合報評論說,宋楚瑜現在走的是「倒馬/挺獨」的路線,新黨的主張則是「挺馬/反獨/又制衡馬」。陳癸淼說,民進黨「台灣就是中華民國」的論調根本是違憲,國民黨怎能沒作為?李勝峰說,「統一」不是毒水猛獸,國會不能沒有「面對統一」的聲音。出於對馬的愛深責切,新黨要有立委席次,督促馬繼續執政以「撥亂反正」。

  宋楚瑜參選總統,一度滿足了深藍支持者。對許多忠貞的愛國志士而言,馬的「大局」太大,妄想做全民總統,卻沒看清藍綠真正壁壘分明的「大局」,賠了夫人又折兵。他們有怨,怨氣還不小,宋的參選,給了他們出氣的管道。

  但問題的關鍵是:宋對馬的批評從未著眼於國家定位,他不是因為馬「不夠藍」而選,而是因為馬「無能」、「不會做事」。在沈春華的節目中,他忽而怪馬不提「三民主義」,忽而又說,自己可以和「台灣國」有共同的未來。

  宋楚瑜到台南拜媽祖,上疏「棄馬保宋」。面對馬的民調直直落,他面露喜色的說:「那就把票投給宋楚瑜啊!」但是,就怕媽祖遂了他前半個願,卻保不了後半個,最終反倒成全了李登輝斷了氣也要拚的「棄馬保台(獨)」。這個可能性,客觀的說,實在不小。

  一向堅定反獨的張麟徵教授說,作為一個理性的選民,即便對馬有多少怨念,「含淚」、「含血」也要投馬英九。其實,郁慕明的建議,或許能給對馬不滿的反獨者一個出口:反獨不反馬,挺馬而制馬;從國會監督,我們也能含笑發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