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綠切割點在國家定位
(2011-08-08 16:59:01)
标签:
杂谈 |
分类: 時政評論 |
讀過《中國時報》8月6日的社論〈莫讓藍綠切割混淆了是非〉,想起親民黨的李桐豪與民進黨的鄭運鵬曾在政論節目中達成的共識:親民黨是親民黨,台聯是台聯,都是獨立的政黨,沒有什麼泛藍泛綠。這話,對也不對。
正如《中國時報》社論指出,泛藍泛綠兩相對立的提法,是出自第一次政黨輪替、李登輝成立台聯以後。政治學上如何切割藍綠?本質還是在國家定位的差異。泛綠的國家定位不出民進黨「台灣前途決議文」的思維,將台灣視為獨立的國家(永久的主體),「中華民國」是「目前」的名字(暫時的客體)。至於泛藍,則以中華民國憲法為依歸,認同「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所以兩岸才能在連戰訪陸、馬英九執政後,快速地開啟和平發展。
誠然,政治既是理念的結合,也是利益的分配。台灣社會充斥利用藍綠符號汲取個人利益的政客,藍綠變色龍更所在多有。若為國家定位的論辯切割藍綠,對人民是有意義的;然若僅以藍綠進行政治動員,那便是混淆了是非。
在國家定位之上還有國家走向,這是當前兩大黨所避談的。台灣未來是統是獨,攸關子孫的發展,更是兩岸間基於政治現實潛在的戰爭根源。單一選區兩票制的立委選舉,一票選人,一票選黨,小黨若能正視這個問題,提出明確的訴求,才能藉不分區席次真正成為「獨立」的政黨。
后一篇:中國屬於我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