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周 良渚“琮王”与中国史前时代的玉文化

标签:
彭林教授清华大学文化中国文物精品 |
分类: 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
一、玉的定义
http://s14/mw690/001L4S1Fgy6QGRrEYQled&690良渚“琮王”与中国史前时代的玉文化" TITLE="第二周
玉的物理性.中国是一个盛产玉矿的国家,根据《三海经》和《尚书·禹贡》的记载,全国的玉矿大概至少有100多处。玉的成分非常地复杂,从晶体结构而言,我们大致上可以把它分成两类:一类叫硬玉,一类叫软玉。在物理学上测量一个矿物的硬度,国际上通用的是一种莫氏硬度法,最硬的是10度,是就金刚石。玉里面分成两类一类非常坚硬的另一类相对软一些的前面那一类我们把它叫硬玉后面那一类叫软玉硬玉主要是指翠产在缅甸这一类,民间通常把它叫翡翠,它主要是钠和铝硅酸盐的矿物所构成的,它的硬度可以达到莫氏的6.5度到7度左右,中国人讲的玉主要是指软玉,一般来说最高超不过6度低的甚至大概5度上下。
http://s9/mw690/001L4S1Fgy6QGRHVpGw78&690良渚“琮王”与中国史前时代的玉文化" TITLE="第二周
从它的构成来讲,它主要是透闪石、阳起石这一个系列的隐晶质的致密块状的一个结晶体所构成的。这个玉在它成色非常纯粹的时候,它是白颜色的。表面有这种非常温润的光泽,如果在强光之下我们就看到它是一种半透明的状态。通常它里面含有杂质,比方说铁、铬、锰这些东西。当它含有不同的杂质及其这杂质的多少。它的颜色就会起变化,有的是青颜色、绿颜色、黄颜色或者是棕色的,这个往往表明了它含的其它的一些氧化了的一些金属离子的多少而定。
http://s14/mw690/001L4S1Fgy6QGRXhYctfd&690良渚“琮王”与中国史前时代的玉文化" TITLE="第二周
刚才讲的是现在这种矿物学上的一个定义,在古代中国的时候不可能有这样的一种分辨。因为由于科学条件所限,《说文解字》上说玉是什么它有一个最权威的界定叫石之美者。换句话来说就是那种很美的石头我们都叫玉,当然它还是一个基本界定的必须是它的化学性能是非常稳定的它的质地是很坚韧的它的光泽是很柔润的。要有这样一些特色除了透闪石阳起石这一个系列之外,实际上还包括蛇纹石,就是我们中国的蓝田玉、辽宁的岫岩玉、河南的独山玉等等,主要的都是属于蛇纹石。新疆的和田玉它基本上都属于透闪石、阳起石这个系列的。这种玉在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它的材料都是最好的。所在在中国的《千字文》里面有一句名言叫玉出昆岗,就是昆仑山的这地方,由于新疆跟内地的交流非常密切,所以最晚在商朝内地就已经常常能见到和田玉,比方说河南安阳殷墟的妇好墓、比方说江西新干大洋洲的商墓里面出的玉有相当一部分都是新疆的和田玉。
http://s4/mw690/001L4S1Fgy6QHfluKhZ53&690良渚“琮王”与中国史前时代的玉文化" TITLE="第二周
加工过程:原石--解料(解玉沙)--打样--钻孔--雕刻--打磨
http://s4/mw690/001L4S1Fgy6QHfICTKj83&690良渚“琮王”与中国史前时代的玉文化" TITLE="第二周
http://s16/mw690/001L4S1Fgy6QHfQhpgzff&690良渚“琮王”与中国史前时代的玉文化" TITLE="第二周
http://s13/mw690/001L4S1Fgy6QHfQkB2Ycc&690良渚“琮王”与中国史前时代的玉文化" TITLE="第二周
http://s10/mw690/001L4S1Fgy6QHg7bswx29&690良渚“琮王”与中国史前时代的玉文化" TITLE="第二周
http://s10/mw690/001L4S1Fgy6QHg7eSh3b9&690良渚“琮王”与中国史前时代的玉文化" TITLE="第二周
二、以红山为代表的早期玉器
http://s9/mw690/001L4S1Fgy6QHgkicf648&690良渚“琮王”与中国史前时代的玉文化" TITLE="第二周
http://s6/mw690/001L4S1Fgy6QHglmpYp65&690良渚“琮王”与中国史前时代的玉文化" TITLE="第二周
http://s5/mw690/001L4S1Fgy6QHgpZPNy34&690良渚“琮王”与中国史前时代的玉文化" TITLE="第二周
http://s6/mw690/001L4S1Fgy6QHgq47g945&690良渚“琮王”与中国史前时代的玉文化" TITLE="第二周
http://s6/mw690/001L4S1Fgy6QHgz3fNj05&690良渚“琮王”与中国史前时代的玉文化" TITLE="第二周
http://s16/mw690/001L4S1Fgy6QHgz6eEDcf&690良渚“琮王”与中国史前时代的玉文化" TITLE="第二周
http://s11/mw690/001L4S1Fgy6QHgz93d0da&690良渚“琮王”与中国史前时代的玉文化" TITLE="第二周
http://s2/mw690/001L4S1Fgy6QHgN8JTrb1&690良渚“琮王”与中国史前时代的玉文化" TITLE="第二周
http://s16/mw690/001L4S1Fgy6QHgNb2Mf2f&690良渚“琮王”与中国史前时代的玉文化" TITLE="第二周
http://s4/mw690/001L4S1Fgy6QHgUHhGb63&690良渚“琮王”与中国史前时代的玉文化" TITLE="第二周
http://s8/mw690/001L4S1Fgy6QHgUzWqb67&690良渚“琮王”与中国史前时代的玉文化" TITLE="第二周
http://s2/mw690/001L4S1Fgy6QHgUCUE1a1&690良渚“琮王”与中国史前时代的玉文化" TITLE="第二周
三、良渚文化的发现与命名
http://s5/mw690/001L4S1Fgy6QHh1s6Wg04&690良渚“琮王”与中国史前时代的玉文化" TITLE="第二周
http://s11/mw690/001L4S1Fgy6QHh4TL4K0a&690良渚“琮王”与中国史前时代的玉文化" TITLE="第二周
杭州西湖往西北方向走不到20公里就是今天杭州市余杭区的著名的古镇良渚。20世纪60年代,江苏省南京博物院的考古学家在江苏吴县一个草鞋山遗址,做了一次成功地发掘,这次发掘把太湖流域地区的史前文化的文化层的叠压关系全部搞清楚了,证明良渚文化是大概距离现在4500年左右的一个古文明。
http://s10/mw690/001L4S1Fgy6QHh4WmHne9&690良渚“琮王”与中国史前时代的玉文化" TITLE="第二周
四、良渚玉器的分类、形制与加工工艺
http://s10/mw690/001L4S1Fgy6QHhoFRKFf9&690良渚“琮王”与中国史前时代的玉文化" TITLE="第二周
礼玉、装饰玉、弄玉、葬玉
http://s11/mw690/001L4S1Fgy6QHhEDOzg3a&690良渚“琮王”与中国史前时代的玉文化" TITLE="第二周
http://s2/mw690/001L4S1Fgy6QHhEH0NXe1&690良渚“琮王”与中国史前时代的玉文化" TITLE="第二周
http://s5/mw690/001L4S1Fgy6QHhEJHsE54&690良渚“琮王”与中国史前时代的玉文化" TITLE="第二周
http://s3/mw690/001L4S1Fgy6QHhEP9Sid2&690良渚“琮王”与中国史前时代的玉文化" TITLE="第二周
http://s9/mw690/001L4S1Fgy6QHhOsnIkf8&690良渚“琮王”与中国史前时代的玉文化" TITLE="第二周
http://s14/mw690/001L4S1Fgy6QHhOpjOZ9d&690良渚“琮王”与中国史前时代的玉文化" TITLE="第二周
http://s12/mw690/001L4S1Fgy6QHhYjxUL0b&690良渚“琮王”与中国史前时代的玉文化" TITLE="第二周
http://s6/mw690/001L4S1Fgy6QHhS1Oe125&690良渚“琮王”与中国史前时代的玉文化" TITLE="第二周
五、良渚神徵的解读
六、良渚典型器介绍
琮
http://s3/mw690/001L4S1Fgy6QHiB9p0S22&690良渚“琮王”与中国史前时代的玉文化" TITLE="第二周
http://s16/mw690/001L4S1Fgy6QHiBbK3R1f&690良渚“琮王”与中国史前时代的玉文化" TITLE="第二周
http://s2/mw690/001L4S1Fgy6QHiI60DLb1&690良渚“琮王”与中国史前时代的玉文化" TITLE="第二周
http://s7/mw690/001L4S1Fgy6QHiI8vMq36&690良渚“琮王”与中国史前时代的玉文化" TITLE="第二周
http://s11/mw690/001L4S1Fgy6QHiMcFJ0aa&690良渚“琮王”与中国史前时代的玉文化" TITLE="第二周
http://s2/mw690/001L4S1Fgy6QHj5uagFf1&690良渚“琮王”与中国史前时代的玉文化" TITLE="第二周
璧
http://s15/mw690/001L4S1Fgy6QHjfeKF88e&690良渚“琮王”与中国史前时代的玉文化" TITLE="第二周
http://s3/mw690/001L4S1Fgy6QHjfbLZEa2&690良渚“琮王”与中国史前时代的玉文化" TITLE="第二周
《周礼》
http://s11/mw690/001L4S1Fgy6QHjmNacy6a&690良渚“琮王”与中国史前时代的玉文化" TITLE="第二周
三叉形器
http://s16/mw690/001L4S1Fgy6QHjxiZRlbf&690良渚“琮王”与中国史前时代的玉文化" TITLE="第二周
http://s16/mw690/001L4S1Fgy6QHmRO5gHdf&690良渚“琮王”与中国史前时代的玉文化" TITLE="第二周
玉梳背
http://s4/mw690/001L4S1Fgy6QHjPFRl133&690良渚“琮王”与中国史前时代的玉文化" TITLE="第二周
玉镯
http://s2/mw690/001L4S1Fgy6QHk4ZZ6h11&690良渚“琮王”与中国史前时代的玉文化" TITLE="第二周
http://s1/mw690/001L4S1Fgy6QHk9b2A840&690良渚“琮王”与中国史前时代的玉文化" TITLE="第二周
玉项链
http://s4/mw690/001L4S1Fgy6QHkl1zgf03&690良渚“琮王”与中国史前时代的玉文化" TITLE="第二周
http://s7/mw690/001L4S1Fgy6QHkl7ILs86&690良渚“琮王”与中国史前时代的玉文化" TITLE="第二周
http://s11/mw690/001L4S1Fgy6QHkl4B2Wba&690良渚“琮王”与中国史前时代的玉文化" TITLE="第二周
七、凌家滩文化的介绍
5600年前
http://s8/mw690/001L4S1Fgy6QHkFTzWDd7&690良渚“琮王”与中国史前时代的玉文化" TITLE="第二周
07M23墓葬
http://s15/mw690/001L4S1Fgy6QHkLQ8sm8e&690良渚“琮王”与中国史前时代的玉文化" TITLE="第二周
http://s4/mw690/001L4S1Fgy6QHkLMz9Va3&690良渚“琮王”与中国史前时代的玉文化" TITLE="第二周
http://s16/mw690/001L4S1Fgy6QHlqepeD3f&690良渚“琮王”与中国史前时代的玉文化" TITLE="第二周
http://s2/mw690/001L4S1Fgy6QHlK5Fw541&690良渚“琮王”与中国史前时代的玉文化" TITLE="第二周
http://s7/mw690/001L4S1Fgy6QHlNST2K06&690良渚“琮王”与中国史前时代的玉文化" TITLE="第二周
http://s10/mw690/001L4S1Fgy6QHm5vEx3f9&690良渚“琮王”与中国史前时代的玉文化" TITLE="第二周
八、中国古代的玉文化
http://s10/mw690/001L4S1Fgy6QHmt0fqN89&690良渚“琮王”与中国史前时代的玉文化" TITLE="第二周
http://s4/mw690/001L4S1Fgy6QHmBkbo7b3&690良渚“琮王”与中国史前时代的玉文化" TITLE="第二周
http://s4/mw690/001L4S1Fgy6QHmFnLZ963&690良渚“琮王”与中国史前时代的玉文化" TITLE="第二周
http://s9/mw690/001L4S1Fgy6QHmVj2FW28&690良渚“琮王”与中国史前时代的玉文化" TITLE="第二周
http://s3/mw690/001L4S1Fgy6QHmXAOAy32&690良渚“琮王”与中国史前时代的玉文化" TITLE="第二周
http://s5/mw690/001L4S1Fgy6QHnkH0qw34&690良渚“琮王”与中国史前时代的玉文化" TITLE="第二周
http://s8/mw690/001L4S1Fgy6QHntvMuXf7&690良渚“琮王”与中国史前时代的玉文化" TITLE="第二周
http://s12/mw690/001L4S1Fgy6QHnyFlmH8b&690良渚“琮王”与中国史前时代的玉文化" TITLE="第二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