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传人—日本唐人街掠影
原创/偶尔一笔文
每当临近中国的春节时,心里总是涌动着一股淡淡的思乡的情怀,但在异国他乡在那里可以满足我这份思乡之情呢?这只有去中华街(又名唐人街)才行了。在日本已经没有过春节的习俗(旧正月)取而代之的是过元旦(正月)习俗还是比较接近但是时间已经岔开。今天就同大家再聊一下日本的中华街。

春节中华街的舞狮祈祷
在开始与大家讲日本唐人街(中华街)之前问几个问题:希望大家带着问题来读这篇文章。在日本最早的华人居留地在那里?人数最多中华街是哪里?……

中华街入口的牌坊
在日本一共有三个有名的中华街,这就是长崎中华街,神户中华街,横滨中华街。虽然名字都是中华街但是内容与渊源都不一样,各自发展的历史也不一样。在德川幕府时代,日本与中国的贸易都是通过规定的贸易商进行,地点也规定在现在的长崎。因为发生过中国船员与当地民众的纠纷,所以最后幕府的泊船司在长崎划出一块地出来,专门供来自中国的贸易船上岸生活与补充用,最初称为居留地,后来就称为租界了。在这一块小小的范围内,有商店,有学校,仓库;后来又建起了孔子庙等。人最多时达到了1万多人,甚至占当时长崎总人口的六分之一还强。在这些离船登岸的人大都是当时福建,浙江省来的人比较多,所以长崎中华街的各项风俗与福建,浙江比较接近,这也是最早在日本的中华街(唐人街)。
唐人街舞狮
化妆游行

中国历史名人大游行
相对于在横滨的6000人华侨人口,现在神户有大约15000左右的华侨(不包括留学生,新华侨等)可能去过神户中华街的朋友有个感觉,神户的中华街是三个中华街中最小的一个。其实我要告诉你一个小秘密,神户的华侨不像其他地区华侨那样就住在中华街里,而是分散在整个神户市里,在神户的中华街里只有商店,牌楼与学校。换句话讲,实际的神户中华街的规模要比其他地区都大。而且神户有名高级的中华料理店(华侨)的都不在中华街里,而是扩展到三宫等市中心地区。
为何有这个现象呢?其实神户的华侨非常聪敏,在当初到神户以后就不是把神户当作一个单独的临时居住地,而是作为一个长久发展的方向,并且在当时大环境不怎么好的情况下,与当地周围的日本关系非常融洽。这还有一个说法可以证明这一点,在日本其它地方唐人街都被叫做中华街,但是只有神户还是继续称为南京街。在以前南京人是日本对中国人的一种含有贬义的称呼,所以战后长崎与横滨的南京街都改为中华街了,只有神户因为南京街太有名,大家都不认为是一种贬义的意思,所以一直被保留了下来。
神户的南京街还有一个很有趣的地方,就是把路上的厕所都建造的很隐蔽,如果您不是有介绍或是仔细找是很难找到的。这是因为我们中国风水是要隐恶,在外的华侨特别相信风水,所以在建造南京街厕所时都有一番考量的。

这是南京街的特色--中国式厕所
我有个朋友是一个新华侨,为了不让他忘记祖国的事,特地把孩子送入神户的中华同文学校学习。因为在这里不光可以学到中国文化也可以感受到很多中国的活动,可不最近他告诉我临近春节学生们又要组织化妆游行了。随着中国的影响的增加,日本各地到中华街(唐人街)来感受中华文化的人也越来越多。
友情提示:本博文章只是提供新浪博客使用。新浪以外的论坛,博客谢绝转载与刊登。如有意向请事先联系。邮件地址:h731128@hotmail.com
我的微博:http://t.sina.com.cn/mikesakai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