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斯人已去,小新何在—蜡笔小新文化的普遍性

(2009-09-21 09:18:42)
标签:

偶尔一笔

日本

蜡笔小新

臼井仪人

家庭喜剧

纪念

杂谈

分类: 东瀛飞鸿

  前天电视台的速报,在群马县的荒船山的舰岩的绝壁下,发现了臼井仪人的遗体。终于最不愿发生的事发生了。提起舰岩在日本是非常有名观光名胜,一般没有事故的报道。但是,当时天气不好,臼井仪人是从舰岩下120米的被发现,身边物件却是散落在登顶的道路旁,可能是一时失脚坠落的吧,场面看的很使人心酸。

斯人已去,小新何在—蜡笔小新文化的普遍性

荒船山舰岩

斯人已去,小新何在—蜡笔小新文化的普遍性

直升飞机吊起臼井仪人先生遗体

    我最初知道臼井仪人先生还是在14年前的香港,在那时日本朝日电视台放映的《蜡笔小新》被亚洲电视台引进后,起初定位在一般动画片的内容。但是在编辑人员与配音人员的理解下,演绎成一部特殊的动画片。

斯人已去,小新何在—蜡笔小新文化的普遍性

小新招牌动作

   收视超过老对手无线电视的港产连续剧,而且收视节节升高,与此同时剧中野原新之助的种种举动也招致了全港师奶的抗议,毒害青少年。为何当时会有这种现象的出现呢?当时,香港在回归中国之前,香港与大陆间的联络不断加深,香港的很多男子也到内地来寻花问柳。在当时香港的男子的这种举动还是遮遮掩掩,但是一个日本幼儿园的小男生,动不动就脱下小短裤,围着操场转,看到漂亮的大姐姐就追,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冲击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述。我从日本回香港时,问要带的东西就是小新的动漫书,以及文具。香港男人也不像以前那样掩盖自己的内心,堂而皇之地拿出三级书看,谈论一些三级话题。终于香港文化委员会也出面干预,一场《蜡笔小新》的香港秀结束。至今在香港还会听到有些大人骂那些干出格事的人是小新。可见这部动漫的影响力之大,之深远就可想而知。

斯人已去,小新何在—蜡笔小新文化的普遍性

小新系列

    但是,真正看过臼井仪人的《蜡笔小新》的就会知道,本片其实一点也不色,而是一种儿童的天真活泼,稍带一种假大人的样子。只是一个调皮的春日部的幼儿园生。为何拿到我们这里就是一个色情小子了呢?收视率以及当时文化的风潮决定小新要有一个卖点,可以炒作一番。其实,现在我们身边,像小新那样的孩子很多,只是我们一点没有感觉。文化有共通,日本与中国也一样,当孩子成长之际,需要引导,而不是一味的去说教,否则,15年前小新也不会在香港大红特红,也不会在日本长映不衰。这就是取之于生活,还原于生活。

斯人已去,小新何在—蜡笔小新文化的普遍性

小新一家

    日本的朝日电视台现在已经表态,《蜡笔小新》还会一直播下去。因为在现在这个个性张扬的时代,在日本小新还是会受到来自各个层面的欢迎。我们还将会看到小新一家在琦玉春日部的活动身影。

本文献给我敬重的漫画人臼井仪人先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