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大我起,由小我终
(2016-08-22 07:30:00)
标签:
愧疚美德爸爸妈妈投射 |
分类: 爱自己(B课程)心得 |
由大我起,由小我终
作者:金子
第一天砸完板凳,第二天晚上大家都睡了,清净之下心里有点折腾,感觉起来是头天小我完后的不理解转化的愧疚情绪。想想老林的作业,于是拿出本子和笔开始走大我,这个时候就是想走。提笔的感受是“大我是良知”。换句话说走大我弥补了我的愧疚情绪,这个时候特别庆幸,还有大我可走。
我在上次课约定我的大我对象是爸爸。按照老林说的大我步骤,先写下对爸爸走大我的美德词汇,提笔就来了:良知、悲悯、心疼、同情、理解、感恩、宽恕、饶恕、感激、报恩、宽容、慈悲、体谅。只要心中划过的美德词汇一一记录了下来,然后找出心中那个最有感觉的,我找到的是“心疼”。在我写词汇的时候,写到心疼的时候就咣当心被撞了一下,对这个美德最有感觉。然后进行老林课上说的第二步:找出跟这个美德对应的理由。我理解这个理由就是对自己当下选的这个美德的支持或支撑点。我为什么选的是心疼,理由有很多啊。
他生养了我。
他这么多年奔波在外很辛苦。
他就像一个只会默默付出、不贪求回报的傻老牛。
他的小我很小很小。
他包容了我的脾气。
他很谨小慎微。
他是一个很容易被人忽略的存在。
他很容易被害妄想。
总之,他就是一个默默无闻谨小慎微,有点迂腐又有些明白的糟老头。
顺着自己的心写下了上面这些理由,刚才也找到了当下最有感觉的美德,接下来就是去体会这里面的情感了。一提到情感有个信念是汹涌澎湃的才是情感。而我这次体会的不是汹涌澎湃,是和风细雨。在写理由的时候,写着写着鼻子酸酸的,就是很心疼爸爸的感受,很多细细的情感在心里飘过。很心疼这个老头。心疼完了,鼻子酸完了。就走完了,没有了。
走完了爸爸的,接着这个劲儿突然很想走走对妈妈的大我。对妈妈走大我这个念头一冒出来,紧接着心里突突的冒出来一串词汇:憎恨、恶心、厌恶、讨厌、无耻、可恶、不要脸、厚脸皮、自欺欺人、欺负人、讨厌、憎恨的人。
紧接着出来的是:可怜、同情、怜悯、悲悯、难兄难弟、理解、原谅、宽恕、包容。在这些美德中最有感觉的是最先冒出来的可怜,就觉得她是很可怜很可怜的一个人。为什么这样觉得,理由很多很多。
她是一个一点都不敢正视自己的人。
她是一个一点都不敢说自己好的人。
她是一个被恐惧侵蚀到骨髓的人。
她得了精神上的不治之症。
她是一个被恐惧包围、被恐惧围的密不透风的人。
她是一个胆小如虫的人。
她是一个把大街上从来都不认识的人都当爸妈去要的人。
她是一个从来不被允许的小婴儿。
她是一个被吓唬大、心里充满无数恐惧的人。
她是一个小婴儿。
她一方面本能允许小婴儿出来,一边又拿鞋底猛拍婴儿的人。
她希望每个人都爱她。
她是一个一点给的能力都没有的人。
她是一个把老公要的离她远远的人。
她是一个可怜的人。
她是那个吃了老鼠药,痛苦呻吟,疯狂扭动身体不断撞击,命不久矣的老鼠。
心中的想法一一落在了纸上,写着这些理由的时候,心中一直有个形象在扑腾:妈妈在我心里化作一个吃了老鼠药命不久矣在死前垂死挣扎四处乱撞的样子。这一幕在我的生命里真实出现过,我上高中时住在楼房里不知家里怎么进了一只老鼠,隐约记得在晚上的时候老鼠出来活动发出隐约的声音和动静。我和妈妈都很害怕,白天找来老鼠药,投了下去。隔天,大白天的就听见家中抽屉中间放药材的那个抽屉里发出吱吱的痛苦的撞击的声音。是那只老鼠,它吃了鼠药,痛苦万状却没死了,在抽屉里四处乱撞发出的声音。现在写着心里仍是恶心惊恐,仿佛那一幕过去并没有多长时间。那个身体撞击的声音给我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就是死前的垂死挣扎!我觉得这一幕在我心里留下的惊恐跟一个人死前的垂死挣扎差不多,毕竟那是一个生命展现出来的样子。我知道,我是在这个老鼠身上投射了自己。三岁时直接看到了老鼠尸体,而这个是死前挣扎,写着写着好像自己变成了杀人凶手一样。我现在觉得那是一个生命,这个点再说。后来那个老鼠我找了我的高中男同学到家里来拿火钳子夹出去的,我觉得恐惧恶心的是,男同学把它从抽屉里夹出来的时候,它的身体在火钳子中仍痛苦扭动。这个是我最痛苦恶心的。真的到了面对的这一刻好像那个痛苦扭动的身体就在眼前……这就是我投射的自己在痛苦中扭动身躯生不如死的样子吧!那样的恐怖、那样的让人恶心。为什么是恶心呢?因为太痛苦,本能的要把这痛苦吐出去,从身体里排出去。呼一口气……这一幕从心里划过很多次,今天到了面对的机缘。
我在写可怜的理由时,妈妈就是这个垂死挣扎的老鼠在我心里四处乱撞的样子。这个老鼠是我心里的样子,看到妈妈像看到了我自己,我一下子明白了我在妈妈身上投射了自己。这个知让我很是震惊有些不能相信,我这么好,她那么差,怎么可能在她身上投射自己?细细想来却是很多事情都解释通了。为什么我最容不下她,为什么一面对她很细微的事情我就会牵动神经反应很大,为什么我们之间会有那长在一起的链接,她生我生,她死我死?因为我在她身上重重的投射了自己,她就像一面镜子,些微的动静都牵动着我。看到这个投射,我对妈妈的恨卸了大半,或者,谈不上恨了,本来就是不同的两个人。看清楚了投射,也看清楚了妈妈就是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很小很小。
我把上周对爸爸妈妈走大我的过程记录了下来。而昨晚的大我课,我把我的这两个大我过程简单的说了一下。爸爸的走完有和风细雨的情感出来。而妈妈刚开始出来的都是小我词汇,走完大我之后又回到了小我、看到了自己在妈妈身上的投射。老林在点评时说了一句接着这个爬了一个跟妈妈的山。我当时懵懂的嗯了一下,后来他继续讲着课,在一片大我信息中我突然反应过来:对妈妈的投射是在对妈妈走完大我之后自然而然看到的。对妈妈的投射是第一层知。看到投射发生在大我之后是第二层知。第二层知令我惊喜,我的大我反哺了小我,我对妈妈走大我前没图回报,而对小我的反哺就这样自然而然来了。所以我那天走完两个大我后觉得很舒服,就像自己写完小我心得之后,心里平静、安静。
为什么看到那个垂死挣扎的老鼠我会觉得痛苦和恶心?感觉是我在自我不接纳里苦苦挣扎寻求解脱。这个不接纳是什么呢?体会着这个痛苦和恶心的感受,我觉得我是不接受自己这么痛苦,所以想通过本能的呕吐把痛苦排出去。痛苦是最深切的本能和自爱!这就是我生命过往留给小我的样子,小我不满足,极度渴望爱!
写到了这里,平静之下内心升起了对自己的情感,心疼自己,理解自己,渴望给自己爱!
这篇心得分两次写完,由大我起,由小我终。算是大我小我合集的心得。
感恩!
整理者感言:
婴孩从母亲的眼神、表情、情绪、信念里读取自己、解读世界,母亲是孩子理解自己、理解世界的管道。
对于孩子而言,母亲既是身躯血肉的供给者,亦是精神信念的灌养者,最爱是母亲,最恨也是母亲,皆因为,我们最最依赖的,是母亲——这种无形的精神依赖,就是“投射”。
我们离开了母亲的子宫,切断了脐带,但是这根隐形的精神脐带,其实从未断开。从始至终,孩子将自己的个性、好恶、欲望、观念、情绪、需要等重重投射在母亲身上,将母亲视为一个“共生体”、视为自己的“分身”而不自知。
恭喜作者的“看见”,看见了自己对母亲的投射,即对母亲做了一个深刻的分离。看见母亲原本的样子,不再让她来承担自己的种种需求,拿走压在母亲身上的投射包袱,对母亲的大我怜爱之情油然升起;看见自己的孑然独立,看见只能自己为自己负责,对自己的小我情感/自爱本能随即觉醒。
投射/索爱,是痛苦之根源;
看见投射/索爱,是转而向内,拥抱痛苦、自我疗愈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