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的拷问
(2016-03-11 07:30:00)
标签:
好人拷问被欺负生存方式父母 |
分类: 爱自己(B课程)心得 |
“好人”的拷问
作者:水滴
我与ZY的心结由来已久,虽然两个娃偶尔一起玩,大家很熟悉,但那个结一直亘在那里,我一直别扭却也一直没有捅破那层窗户纸,没敢大胆的挑明了去问她。
原因很简单,我去幼儿园观园的时候她介绍老林会给幼儿园家长定期开家长会,我当时惊喜惊讶之余又有点怀疑,所以追问了一句,结果人家很确定的回复我“没你说的那么久”,一两个月还是更短记不太清了,反正比我前面说的时间跨度短很多。
这话因为当时是意外惊喜很惊讶所以记得牢牢的,而且当时因为在芭学园等几个幼儿园间选择,每次观园我都偷偷录了音的,结果真正搬家、陪伴孩子适应家的新环境、熟悉了、不紧张了放松了,开始进入真正的幼儿园试园期的时候,我才知道那言之凿凿的话是老林N年前的曾经,现实早已不是如此。
虽然后来的学习让我知道这条路很艰难,不是随便开个家长会就能带家长入门的,老林不再做这件事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我还是始终不能理解ZY为什么要这样的忽悠我,虽然她不忽悠我,也许我还是会选择搬家、也许还是会遇到后来的那许多波折和磨难,但我就是不能理解她怎么可以面对一个那样信任她的人、就这样信口雌黄的说着她清楚的知道早已不可能的事情、还看上去那样的诚恳和言之凿凿。
以前有机会面对面的时候,一般都有娃在,我也抹不开面子真的去问,总是自己替她找一堆的借口,却又明明知道如果是自己绝不可能这样去做。
那个情绪似乎一直在那,前面上A课听到她的声音,我的情绪就出来了,这次看到会员群里有ZY,我也不爽,特意确认了一下是否曾经学员的另一个ZY,但发现不是同名的另一个ZY,就是她,而且后来成了管理员就更加确切了。
我跟她的心结不解,我看到她都是不爽的,本来想回国见到的情况下面对面的解决,那样似乎更好些,网上的联络也可以,总感觉不那么真实。
不爽是因为她曾经欺骗过我。
欲望:我不想被人欺骗,她骗了我要给我道歉。
信念:被人欺骗的我是不好的,会被人骗的我是不好的,是不会识人的、是笨的。
爸妈不希望被我糊弄,教我诚实,不诚实的人是不好的,我信了不好的人,我被不好的人骗,我也是不好的。
她骗我是她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的一个行为,跟我好不好无关。不诚实是她的一个毛病,不说明她不好,更不说明我不好。
一个人怎么样算好?怎么样算不好?我的自身经历已经让我深刻的体会到被美德捆绑的所谓好人的痛苦压抑与悲伤。而且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这样那样的毛病,那这世界上不是一个好人没有了?!那没杀人放火的都算好人?这范围太宽泛了吧?不触犯法律的都算好人?可有些犯法的人是有不得已的苦衷值得同情的。那到底什么样的人才算好人呢?
一个可以最大限度的平衡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最小限度的伤害自己和身边人的人就是一个好人,这样的人不会过分压抑自己的情绪感受,所以不会在极度压抑后极度爆发以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甚至触犯法律、杀人放火。
如果以这个要求来衡量,似乎可以理解ZY忽悠我的动机了,或许她那会的确压力很大,所以我就成了她的一个情绪的出口,用忽悠我来释放她过度的压力,以免对身边人造成更大的伤害。
这样想来恼怒似乎少了一些,只是可怜自己被人家当做了丢卒保车的小卒子,哎!一声叹息呀!奶奶的,有人说看见我就想欺负,真他妈的让人气愤!凭什么我就该被人欺负!
但欺软怕硬、柿子捡软的捏却似乎又是人性的本能,看来还是得成长的自己内心强大,改变气场,才能让别人不敢动坏念头呀!
整理者感言:
“被欺负”的感受充溢在整篇文章之中,
“好人=被欺负”的信念从中清晰浮现。
是不是曾经,幼年的你在父母面前以“被欺负”的生存方式,赢得了他们的关爱,而自爱的本能却将当时气愤、屈辱的受伤情绪深深压抑在了你自己的潜意识深处?
亲爱的,让你的情绪牵引着你,走到你的内心深处,去解开那幽藏多年的心伤。
如果这篇文章感动了你,增益了你,请略微犒劳(打赏)我们,算是对我们努力的认同。你的认同,会让我们在此时此刻,深深感受到自己的重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