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坦然轮回,坦然成长

(2015-12-07 08:12:31)
标签:

无分别的爱

溺爱

信任

成长

负责

分类: 爱孩子(A课程)心得

坦然轮回,坦然成长

作者:马岚

 

124 星期五 

周三的时候,经张老师提醒,发现了我的一个关于责任的信念:我不敢负责任,我要逃避责任,我要推卸责任。妈妈从小是孤儿,在表哥家长大,寄人篱下,我的记忆里她一生忧郁,总是以林黛玉自比,说她的生活就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可是妈妈没有看到,她应对这种生活的生存策略,对外推脱、指责、挑剔和逃避责任,完完全全地复制了她自己曾经经历的生活氛围,也给了我一个“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生活,于是我也轮回了她的指责、挑剔、推卸责任的生存策略。只有这样我才能避免更多的指责,避免被认为是我的错,犯错误的我是不好的,不好的我是不被爱的,没人爱的我是无法生存的。我要活下去,我要紧紧抓住救命的稻草,我没有责任,我没有错,我没有不好,请让我活下去!看清了我的这个生存策略是为了规避妈妈永不停歇的唠叨和指责之后,我知道我的又一个人生桎梏松绑了,孩子的问题也随之化解。

无分别的爱,我知道是无论孩子怎样我都爱他,可是做着做着就成了我不要他长大,我永远让他做孩子,成了纵容,成了阻碍,成了溺爱,这里面微妙的度,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或者,这根本就不是‘做’出来的,而是因为我自己那个不敢负责任的心结没有觉知、没有打开。只要这个结在,我的无知、分别肯定就在,我的溺爱肯定就在。

曾经,我在孩子年幼的时候犯了许多错误,对孩子有很多的要求,孩子做不到,还很受伤害;之后,我开始学习无分别,明白了这样做不对,开始对孩子进行修复,修复过程中孩子肯定会有许多‘退行’,我知道我以前的要求都是对爱与信任的破坏,都是把孩子推得更远,没有和他的心在一起,需要给孩子慢慢弥补,这时候,孩子所有的‘非行’和‘退行’我都可以接纳,我知道这是修复亲子关系的大好时机,在一次次打砸、发泄、哭闹、撒泼、撒娇都被接纳被允许之后,那种甜蜜、亲切、温暖的情感重新回到了我和孩子之间,孩子重新获得了亲密无间的爱,重新体会婴儿般被呵护被允许的感觉,在这种流动的爱和允许里,孩子逐渐修复出自信和力量,纯真与欢笑重新回到孩子脸上,孩子每天都是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

但是,从这里开始,我就不知道怎么做了,我僵在这里,我以为爱和允许就是这样一辈子进行下去,等他自己慢慢长大。这里面很微妙的不可言传的状态,我到现在才有所觉知,是因为我自己的修复也只到这里,我也是个刚刚被满足的差不多了的孩子,我还沉浸在自己自我无限膨胀的欢愉里,我和孩子处于了同一个心理水平上。如果不一起成长,就会一起沉沦。

机缘巧合,正在这个时候,A3小组开始了,张老师无意间点中了我的根本——责任。我意识到我不敢负责任!我突然就知道我的问题在哪里了。我不敢负责任,我不敢让孩子长大,因为我自己还没有长大!我也知道儿子的推卸责任来自哪里了,经常是上了厕所不冲或者尿在马桶外边,或者干了其他坏事儿,被我发现张嘴就说是爸爸干的;桌上掉了饭菜扣在碗底下假装没有;地上掉了食物会用脚踢到别人脚下;垃圾懒得扔时会悄悄塞到床底下床缝里让我更难打扫……我明白了,我可以改变我的生存策略了,‘不好的我’已经从‘犯错’的事情中剥离,不再对我形成追杀、形成威胁、让我觉得无法生存,我不需要再为了规避妈妈的指责、规避无法生存的恐惧逃避责任了,我可以坦然负责任,犯错误的我也是好的。这个心结一打开,短短两天时间,我和儿子之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我不再过分地宠着他。他比较胖,冬天穿的厚,早上的衣服裤子鞋都不太好穿,再加上他的读写障碍,本身对左右、正反的识别和系鞋带就有一定困难,以前我都会包办代替,儿子也很享受,现在我只是给他放好,告诉他你自己来,你可以做到。穿的别扭他会发脾气,发完了再想办法自己弄好。想在床上写作业,可以,但是你自己拿小桌、台灯、铅笔橡皮转笔刀等等,大爷一样四仰八叉躺在那里喊我一一供上,对不起,我不再伺候。早上的饭凉了烫了,你睡得晚起来不舒服有起床气,你再摔筷子就自己饿着,我不再给你重新做,你可以选择吃或者饿着,你可以选择早睡或者玩够了再睡第二天早上难受……

而所有这一切,感受的变化是如此微妙。6岁的时候我对孩子做过,带着指责、带着要求,给孩子很大伤害,感觉妈妈不爱我;如今孩子九岁半了,经过一年爱的修复,一切重来,我不再有情绪,我只是告诉他你可以做到。这是信任,信任你没有问题,信任你有能力负责任!孩子一开始闹一下,但很快就会去做,甚至感觉轻松和释然。那是被信任的感觉,‘我知道妈妈爱我,我安全了,我没有问题,我可以长大了’!不再像小时候那样执着地哭个没完,坚持要一个妈妈的妥协。形式一样,时机不同,心态不同,效果完全不同。

不能说市面上流行的那些育儿法有什么错误,不能说那些美德的培养有什么错误,但关键在于心,是出于信任、出于爱,还是出于要求、塑造和培养(出于不信任),那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的一点点杂念都会让结果背道而驰,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这一切改变发生如此如此得微妙,我不知怎样描述,感觉我们跨过了一道坎,我和孩子“冰棍儿,化了~”,我们又开始前行。所谓做不到、不理解、不会做等等,全都是因为我对自己没有看见。父母那一个小小的心结,就会影响他的行为模式,外人真的无法从‘方法’上给予指导,必须要机缘巧合到那个深刻的‘看见’,真的太不容易。但是如果我看不见呢?我没有这个机缘呢?我还有许多的没有看见呢?以前我会为此自责,觉得因为我的无明,影响了孩子发展自己的机会,现在我不再这样想了,生命本身就有自我修复、自我保护的能力,我无明的时候,带着上一辈的习气,孩子自然会自保,轮回我的生存策略,这本身就是生命的自救。自救就是生命最好的选择。轮回就轮回吧,生命因轮回而得以继续。投胎是个技术活,既然选择了我做妈妈,作为我的孩子,就只能承受这样的轮回,这不是谁的错,我们都选择了最好的生存策略,我允许命运坦然轮回!但是坦然接纳轮回,不代表我就不用成长。我爱我的生命,我爱我的孩子,所以我才要努力努力地成长,今生今世,我能多看见一点、多放下一点,我的孩子就能在轮回中少一些过去的痕迹、多一些自己的影子,一代一代觉知下去,生命做自己的机会就越来越大。伙伴跟我分享奥修的话:这个也错,那个也错……你的整个生命似乎是由罪恶所做成的,你怎么能够很喜悦地过日子?是啊!我的生命不是一个错误,而是一段旅程,每一件应该发生的都在发生,该轮回的就会轮回,该看见的就会看见。我能做的是什么呢?坦然轮回,坦然成长!

 

 

 

整理者感言:

溺爱是怎么发生的?

不信任:

我认为你稿不定,我认为你没我高明,你会犯错,你会付出代价,

而你的错误和代价就是我(父母)不好的证据。

于是,父母出现了包办,孩子出现了长不大的依赖。

 

无分别的爱,不等于父母来完全满足孩子的行为需求,

而是在日常点点滴滴的细节里,我们都要问自己:

我是不是给了孩子全然的信任?

当我们真的把信任还给孩子,

孩子才能真正展现出他/她的生命节奏,自然流动。

 

 

 

林巨老师寄语:

一个人在某事上失败了,并不代表一个人在某方面没有天赋。

一个人在某方面没有天赋,并不代表一个人的事业不会成功。

一个人世俗的事业失败了,并不代表他内在的人生是失败的。

一切外在事务,从来变幻不停,因缘际会,成住坏空,总非自性。

而生命内在的人格,本来清净,本来圆满,能生万法,永恒常伴。

所以,生命本就美丽,本就智慧,本就光明,本来就很好很好啊。

所谓成长,只不过是帮助每个人,去看到上面这一点,如此而已。

这就是:无分别的爱。

 

如果这篇文章感动了你,增益了你,请略微犒劳(打赏)我们,算是对我们努力的认同。你的认同,会让我们在此时此刻,深深感受到自己的重要。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