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填满你的心
(2015-09-15 07:30:00)
标签:
物质孩子信任人性 |
分类: 爱孩子(A课程)心得 |
怎么填满你的心
作者:毒药1号
每天接翰林放幼儿园总是有一个必须做的事,买玩具。在幼儿园出口50米的地方有一个报亭,那里挂着各种各样的玩具,这也是翰林愿意去上幼儿园的大诱因,报亭的老板每次都特意为翰林去进货,批一些新式玩具,只要他一拿出新玩具,演示一遍,翰林就嚷着:“妈妈,我要这个,我要这个……”每次我都会100%地满足他,不管他要的玩具是重复的或者我认为不太好的,只要他要,我绝不跟他讨价还价,一概买下来,阿姨常常在一边很生气,也很不理解,认为我太宠小孩了,而且宠得没名堂。
一般阻扰是阿姨:“翰林,这个灯笼我家都有好几个了,葫芦娃的,莲花的,小白兔的,你今天又要买一个回去,家里要那么多灯干啥呀?”
翰林:“我喜欢这一个。”
阿姨:“你每天都来买玩具,你看这里的玩具包装上都是黑灰,一看就不是什么好玩具,你看别人小朋友都不要在这里买,你为啥每天都偏来这里呀,从星期一买到星期五,就你妈妈依你,你要是我儿子,我才不管你哭不哭呢。”
翰林:“我才不做你的儿子呢。”
阿姨:“你每天来买玩具,老板都吃住你妈了,明明很便宜的玩具,他总是比别人卖得贵,知道她必买无疑,我看了都生气,傻瓜娘俩个!”
翰林:“你才傻瓜呢,不许说我们二个是傻瓜,将来我长大了也会给你们每天都买玩具的。……”
而我每天掏钱依然没有一丝这样的纠结,明知老板吃定我,我也淡淡一笑,明知玩具不如商场里的好,儿子对它情有独钟就够了,我从星期一到星期五一般要买20几个不同的玩具,当然时间久了,报亭老板对我也非常客气,有一天他说:“我在这里卖报近十年,以前心情脾气都很糟糕透顶,老婆也离婚了,只身一人,父母虽然在,但关系很僵,我平时看任何人都气大得很,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你们在我这里买了近4个月的玩具,每周从星期一到星期五,雷打不动,我每次看你那么疼你的儿子,说心里话,我自己悄悄抹过好几次眼泪,虽然我也40岁的人了,……最近我发现我的脾气中心情变得好了很多,每天特别幸福的事就是看到你们来买玩具。……”
也许别人会说我太溺爱儿子了,但是,每个孩子都有他的需求,他天天买玩具就是有需求,也许他要的是妈妈无论他要什么妈妈都会满足他,永远不说NO,不管儿子理性还是非理性,我都给与充分的尊重,理解,信任,我将用我全身心的爱来灌溉,静静地等待他终有一天理性的回归,不,不必等待,爱只需付出……
评:妈妈的理念认为,孩童的两大需求,是在自己父母那里获得归属感和确认自己的重要性,这是一个人建立内在安全感的根本。
我是最重要的,我的一切需求,妈妈都会满足。
我是妈妈最爱的孩子,无论我是理性非理性,我是优秀或不优秀,妈妈最爱的就是我,永远是我。反之,没有从妈妈那里获得这些感觉,内心就会空荡荡的,这样表现出来的要么就是极端亢奋,要么就是极度自卑,特别不自信,没有满足爱和归属感的孩子,日后会不断地去做这样的事,不断地去追求物质和外在的成功,比金钱,更高的地位,更大的名声来证明自己是值得妈妈珍视的孩子,其实他(她)的渴望是爱和认可。
不断地攻击别人,指责别人,挑剔别人,其实是内在的不满足,空荡荡的心,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一种表现。
不断地追问伴侣到底爱不爱他的时候,是源于不相信自己值得被爱。
不断地沉湎于网络,酒精,滥性乃至家暴,同样也是极度缺乏爱的表现,这一切一切的最终回到前一个问题,那就是童年缺爱是一切痛苦的根源,就像无根的浮萍,找不到自己,缺爱会让我们内心空荡荡,行尸走肉,缺爱的人,尤其是女孩,首先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是恐惧,害怕被抛弃,觉得自己不招人喜欢,老是担心自己没人疼,没人爱,被人瞧不起,由此衍生出来各种不安,焦虑,紧张,烦躁,畏缩,自卑,甚至刻意掩饰,盲目自大,……缺啥找啥,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人不停脚步地急冲冲地追逐所谓事业成功,婚姻一段又一段,总在找对方的过错,越找越失落,越找越痛苦,……
所以,在小孩年幼时,妈妈要给孩子无尽的爱,心灵上的极端溺爱,行为上的尽量宠爱,这是真爱会爱,反过来,在外在物质上极端溺爱,而在心灵上极端疏离,这种就是真正的溺爱。
整理者感言:
物质上的充分满足,源于母亲对孩子的尊重、理解、信任,更源于母亲对人性的了解和信任。
当内心有了这份坚定的信任,我们才能深深地看到隐藏在孩子们种种外在行为、情绪、身体紧张之下,简单纯粹的索求:爱;
当内心有了这份坚定的信任,物质上的给予才能真正转化为爱的滋养,来温润孩子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