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育儿日记(一)

(2015-08-01 07:30:00)
标签:

育儿

上班

性本善

共情

成长

分类: 爱孩子(A课程)心得

育儿日记(一)

作者:襄

623 星期二

 

    女儿不让我“上班”

这次趁着端午小长假,我跟婆婆说我有“调休”,在家连着陪了女儿五天,今天就要“回归正轨”:我离职将近一个月了,考虑到公婆若知道我不上班,又闹腾着要让阿姨走,而我正好想借此时机好好整理自己的成长心得,于是我和老公并未让公婆知道实情,周末我照样在家陪伴孩子,老公歇班的日子我也在家,剩下的日子仍照常“上班”。

我知道,我离开的第一天女儿会很难受,于是昨天下午,我跟女儿说:“宝宝,妈妈明天上班,爸爸和阿姨跟你玩好吗?”女儿一把搂着我叫起来:“不要!不要妈妈上班!”我搂着女儿,说:“对不起,对不起宝贝。”

可能就是因为提前跟女儿打了招呼的缘故,昨天夜里三点多,女儿起来断断续续哭了将近两小时,一直紧紧搂着我让我抱;早上五点多又惊醒了,我抱着安抚了好一会才又重新入睡。我想,这些天一直是我在陪伴她,她的情绪一直比较平稳,看来这状况就是因为我说要“上班”造成的了。

八点多女儿醒了,一起床就大哭:“妈妈抱”,我抱着她,也抱着心里的自己:“这是我在‘爱自己’和‘爱女儿’的欲望之间所能达到的最好的平衡,很抱歉,我的孩子,妈妈爱你,但妈妈也爱自己,妈妈想按照自己的需求来安排自己的生活,所以妈妈今天必须出去做自己的事情。你的哭泣让妈妈心疼,但妈妈必须承认,就连爱你,也是妈妈自己心里的欲望,是妈妈借由爱你来接近那个充满柔情和怜爱的境界,来满足自己的对无分别的爱的期望和渴求”若是以前,我会想,我只有先自己成长好了,才能更好地陪伴女儿爱女儿;现在我明白,就算是“爱别人”,也正是自己心里的欲望,是借由爱别人接近自己心里所向往的某个境界。我此刻清晰地知道自己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成全自己、爱自己,我终于看到这个“自私”的自己,并拥抱这个敢于自爱的自己,从而明明白白地面对自己、面对别人

我抱歉而心疼地对女儿说:“宝贝,是不是妈妈要上班,你难过?妈妈爱你,妈妈上班也爱着你,对不起......”,我确实很抱歉,我为自己无力满足女儿而感到抱歉,我对“无力让所有事情都按照我所期望的模样来发展”的自己,仍然有着深深的不接纳,我当下看到了这份不接纳,并默默地陪伴心里挫败的感受,拥抱这个无力的自己

女儿紧紧搂着我哭闹,喊着说“要被被(被子)”、“要尿尿”、“要棒棒糖”......我知道女儿所有的潜台词都是“不要妈妈上班,我要妈妈在家陪我”,但她知道我最终一定会走,她害怕喊出来“让妈妈在家”却仍然遭到拒绝,她害怕面对这份拒绝所带来的彻底的失望,所以她用其他索要来“试探”我。于是我帮她喊出来:“妈妈太讨厌了,宝宝这么想让妈妈在家陪宝宝,妈妈还是要走,妈妈不在宝宝身边,宝宝好想妈妈,好难过啊!”女儿听后大哭起来......我继续说:“对不起,宝贝,妈妈必须上班,但妈妈上班的时候也是最爱你的,妈妈上班也想你,好不好?妈妈知道你不喜欢跟爷爷奶奶在一起,妈妈答应你,等太阳下山,妈妈就回来,好不好?妈妈是坏蛋,坏蛋妈妈爱宝宝。”女儿仍然哭着,我知道此刻所有的言辞都是苍白的,现在最好的安慰就是默默陪伴,让女儿把自己的伤心和失望都发泄出来,让女儿从我对她的情绪接纳中真切感受到我对她不变的爱。于是我不再说话,不断轻拍着女儿、亲吻着女儿,紧紧拥抱着她。前后闹腾了七八分钟以后,女儿自己平静下来了,并柔和地抱着我的脖子,小小声跟我说“对不起”,我把她的小脸揽进怀里,一阵心疼,说:“没关系,妈妈爱你”。女儿把脸静静贴在我胸前。

然后我吃饭,女儿正在我为她在卧室搭建的小窝里给一群小鸭子、小熊玩偶玩“上课”游戏。我准备妥当,站在门口喊女儿,说妈妈要走了,平常女儿会过来跟我道别,而我也会哄着她直到她允许我走,我才出门。这次我连喊了好几声她也不来。若是公婆遇到这种情况,会极不耐烦地催促我:“你走你的,别招孩子”,而老公没催我走,他在旁边静静等待着。阿姨过去问女儿:“跟妈妈说再见,好吗?”女儿说“不要!”于是我返回卧室,走到女儿跟前,说:“宝宝,妈妈上班了,好吗?”女儿这才抬起头,带着哭腔搂着我,我也搂着她,说“对不起,对不起......”女儿搂着我,过了大约半分钟,说了一声“好!”我们放开彼此,我跟她说“再见”,女儿也朝我招招手:“拜拜”,于是我出门了。

晚上回家,老公说女儿一天没哭也没闹着要妈妈,我去找女儿,发现她情绪确实不错,于是我们一起玩过家家、看动画片、看故事书.......

 

孩子的“善”

我昨晚跟女儿折腾了许久,中午又没休息,到十一点我就困得不行了。女儿想让我陪她玩“上课”游戏,我不愿意,我让她自己玩,她又害怕。我说:“宝宝,我们不要上课了,跟妈妈睡觉吧”,女儿不依,抱着小鸭子说要“上课”,我指着地上的鸭妈妈装成着急的口气说:“我的孩子,我的孩子(最近女儿从动画片里学到的词,她常说),天都黑了,该睡觉了,我的孩子怎么还不回家啊,是不是迷路了?我好着急啊”,女儿看着鸭妈妈,不说话;我又装成鸭宝宝的语气说:“天都黑了,怎么还不下课啊?甜甜,我想妈妈了,让我回家找妈妈睡觉了好吗?”女儿看着她手里的小鸭子,立刻说:“好,回家找妈妈”,然后她把小鸭子放到了鸭妈妈身边,跟我睡觉了。

这就是孩子的同情共理心,这就是人性之善:她由自己对妈妈的依恋、离开妈妈时的伤心不舍,而能体会到小鸭子对妈妈的不舍,所以,放小鸭子回家找妈妈了。

 

无分别的爱的基础,是中国文化的人性本善哲学。

我相信,每个人,到什么时候,他的本性都是善的,只是有人会在某个时刻甚至很长一段时期里迷失这份本心,扭曲自己的本性;我相信,这份本心一直都在。尤其在孩子身上,人性的善更容易显现出来。

或者说:我们可以用“同理心、共情心”来理解人性之善。

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悲苦,她也能感受到别人的悲苦;而当别人是用温情、用爱来对待她的悲苦的,那么她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去对待别人的悲苦。无分别的爱,从实际层面上来说,今天我们给了孩子多少爱和包容,来日孩子就会用一样的温暖来陪伴我们;我们给了孩子多少脸色、不耐烦、误解、甚至打骂,以后孩子会用一样的冷漠和距离来对待我们。所以,我们不用担心孩子会被爱“惯坏”,如果我们给的真的是“爱”(而不是因为种种恐惧而变形的控制/要求),那么我们给孩子的心里种下的,必定是爱的种子,温暖的种子,慈悲的种子。

 

与孩子共情,让孩子泄愤

女儿把小鸭子放下之后,我关上灯,戴上抱凳把女儿抱在怀里晃悠,女儿又不干了,带着哭腔喊了一声:“我要吃海苔!我继续抱着她晃悠,女儿安静了一会,伏在我肩头似乎睡着了,不一会又大喊:“我要吃糖!”我心里暗笑,小样,我知道你这是泄愤呢,于是我说:“妈妈好坏!宝宝不想睡还让宝宝睡!天怎么又黑了,怎么又要睡觉了?宝宝不想睡不想睡!”嘿,真灵,这么一说女儿不叫唤了,只一个劲在我怀里踢腿,我也只是抱着她,什么也没说。过了一会,女儿平静下来后,跟我说:“妈妈,上床!”我窃笑,抱着她进屋,不一会,女儿就在我怀里睡着了。

 

 

这就是我跟孩子的一天。

也许有人会说,这么哄着孩子多费劲啊,要上班就直接出门,想让孩子睡觉就命令她睡觉,多省事。

这样真的会省事吗?

除非你真的“铁石心肠”,否则不可能不被孩子的哭闹影响自己的心情,你会很自责,或者很烦躁,甚而向孩子发火,然后接着自责,陷入“烦躁-发火-自责”的恶性循环之中,不断伤害自己和孩子——它一点都不省事,它会在当时和以后,给你和你的孩子,甚至整个家庭,带来很糟糕的副作用。

以“无分别的爱”的方式养育孩子,能让孩子在我的接纳中,感受到静谧温暖的爱,从而信任我的爱、信任我,进而肯定她自己,她会在我对她的接纳中得到这样的认知:消极情绪、哭闹是每个人正常合理的反应,当人伤心痛苦的时候,是值得被温柔对待的;今后,她亦会自然而然地运用情绪发泄的本能,来修复自己生命中所遭遇的伤痛,会懂得善待、怜惜受挫的自己。

 

 

 

 

整理者感言:

育儿、反省、爱人、爱己……都是“无分别的爱”,

点点滴滴的功夫,踏踏实实的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