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为什么批评我啊?
(2015-07-23 07:30:00)
标签:
指责孩子否定信念 |
分类: 爱孩子(A课程)心得 |
妈妈,你为什么批评我啊?
作者:美禾
今天女儿升小班,开学第一天,我们两个状态都不错。走在路上,我拉着闺女的手,闺女突然问我:“妈妈,你为什么批评我啊?”我一愣,我什么时候批评你了,不会是昨晚半夜的事?“妈妈什么时候批评你了啊?”我赶紧问,“就是昨晚上半夜啊。”呵呵,我以为这家伙属于半睡半醒状态,根本不会记得这件事,没想到……
还是先说说昨晚半夜的情况吧。不知道睡到什么时候,闺女喊:“爸爸,痒。”每次听到这句,我和老公都知道,需要给闺女挠痒了。有的时候挠几下就好了,有的时候挠很久还一直在说,“痒,这痒。”通常,我挠够的时候就交给老公,我觉得老公挠够的时候,我也会接着给闺女挠(近期的改变啊,开始有对老公的体谅了),我也不知道她是真痒,还是为了让我们去抚触她,我也没问过,让挠就挠吧。
昨晚,半夜,老公听到闺女喊,什么都没说,就给她挠痒去了。只是,没想到,这一挠却是好久,一边挠,闺女还一边说,痒,还痒。我在这边,虽然不用动手,可听着闺女一会说痒,一会说痒,没个头了,我心里那个不耐烦:你是真痒吗,就是真痒,挠了这么久,也该不痒了啊。可是,老公却什么都没说,一直就给她挠,我也不好吭声,毕竟又不用我动手,只是影响我睡觉而已,算了,忍了吧。
我真的好佩服老公,能坚持那么长时间,还一直对闺女温柔有加,我心里已经快烦的想要训闺女了。不知道又过了多久,闺女又说要尿尿,老公赶快抱着去(闺女找谁,让谁去,谁就得去,大部分时间还是找我啊,今天,让老公抱着去,我可以不用起来了)尿完尿回来,闺女还说痒,老公继续给她挠,同时,老公把蚊帐放了下来,说好像有个蚊子。哎,我们一家三口,最怕蚊子的就是女儿了,其次是我,碰到有蚊子哼哼,觉都睡不成。也许是因为女儿贴着老公,这次我倒没有感觉到。老公放蚊帐,留我这边这个口,让我放,这个时候的我,马上就来气了(内心一直就有烦躁啊):“困死了还让我放,我平时放的时候啥时候喊过你啊。”(说这话的时候其实我也很心虚啊,我也经常喊老公)。老公赶快“好吧好吧”的自己又跑到我这边,把我床头的一边蚊帐也给放了下来。这个时候的我,再也忍不住对闺女的烦,带有命令的语气对闺女说:“融融,赶快睡觉吧,你明天还得上幼儿园呢。”说完这句,我就扭向一边继续睡觉,老公什么也没说,继续给闺女挠,估计老公也很困,看闺女还一直说痒,最后去拿了止痒的过来给闺女摸,同时给闺女说:“宝贝睡吧,睡着了就不痒了。”反正没过多久,闺女翻身趴在床上,慢慢的睡着了。
我原以为,半夜睡觉的事,早上醒来她肯定就忘了,没想到,她还记这么清楚,哎,真是任何时候对孩子都不能大意啊。听到闺女问我,我赶快解释:“你看你昨晚那么长时间不睡觉,妈妈担心你今天早上起不来上幼儿园啊,看你一直痒一直痒,痒了那么长时间,我就着急了啊。”我还带有夸张的解释惹得闺女哈哈笑,“所以我今天早上起来一直打哈欠。”闺女接过话,“对啊,咱今晚再早点睡,免得明早又起不来,或者又打哈欠。”我趁机教育道。闺女接受了我的解释,情绪没受任何影响。我悬着的心,放了下来,怕一个解释不好,让闺女难受,影响她暑假过后第一天上学的情绪,我还是希望闺女能高高兴兴的、至少不哭着去幼儿园。
可是,送完她,我回到家中,突然觉得这事解释的不对。如果照这个逻辑分析,因为你没有好好睡觉,所以我批评了你,那会造成什么,以后我如果批评你,应该就是因为你做的不够好。这,与我的理念正好相反啊。我是希望,闺女在面对批评的时候,在我有情绪的时候(面对别人也一样),不要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而是因为我自己的问题,与她无关。但我的解释,却恰恰起了相反的作用,想到这里,我心里开始忐忑,我知道,我需要重新向闺女解释,不是因为她的问题,是我的问题。她也许会做有不合适的行为,但我可以温和不带负面情绪的告诉她,而不是一定要带着批评和怪罪的味道啊,那么,这种负面的东西,一定是我自己的问题,只是她恰好碰触到了我这个所谓的情绪按钮,我需要的是反思自己的问题。
闺女晚上一直说痒,我其实根本不是担心她早上上幼儿园的问题,而是她的说话声音,打扰了我的睡觉。我很困,又总被影响,所以心里很烦,觉得这个女儿怎么这么讨厌,有那么痒吗,至于嘛,半夜的不好好睡觉,事真多。此刻,我知道,我又在向女儿要了,我希望她不要给别人造成麻烦,我希望她能安安静静的睡觉,这样也让我能睡个安稳觉,我讨厌被打扰,我讨厌被影响,而这,更多的是源于自己对在这种环境下睡不着觉的一种不接纳。对,不接纳,正是因为不接纳自己睡不着觉,当我希望自己能赶快睡着,不受她们影响,可是我却做不到的时候,我就变得很烦躁,同时直接就把这种烦躁怪罪到对方身上,我们很多时候的情绪和负面行为不都是因为此引起的吗?本来是我对自己的不接纳,我对自己不能做到不受影响的睡觉的厌烦,我把它怪罪于别人。怪不得,经常看到老公能不受外在环境影响,安然睡觉,我就有点烦,原来是讨厌自己做不到啊。又是分别,又是对自己的不接纳,因为分别,又因为小我要保护自己不受指责,所以我就把问题归咎于你,这样我就可以不用指责自己了,问题就不是我的了。是你做的不好,才造成我这样的。我们从小不都是被这样怪罪大的吗!
真的没有想到,这么小的一件小事中,竟有这么多的问题在里面,成长,原来真的是在改变我们那些潜意识、或者说是无意识中的思维模式啊。而唯有把无意识的东西给修正过来,教育才可能真正的完成啊,孩子才可能健康成长啊。终于明白了林老师为什么一再要求我们要每天记日记,记成长日记,记每天生活中发生的事,他说80%的成长都是来自于平时的小事中,很可能你不注意它就偷偷溜掉了,只要坚持记,会挖到很多宝贝的,而这些以前只是知道,今天却是很深刻的体会到了。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就已经改变了教育孩子的方向。
同样的事情,昨晚闺女两次对我说:“你不要批评爸爸,爸爸会伤心的。”其实我当时也不是批评老公,只是让老公去做什么事,或者因为他没做什么事说他一句,说话的语气有点不耐烦,闺女就开始劝我了,我当时还不知道该怎么给她解释,就认为是老公没做好,所以才批评他的。现在想来,真是大错特错啊。
再想起那句话,差之毫厘,天地悬殊,很庆幸这么快的时间我就反应了过来,所谓教育,真的是要去看到潜意识中的东西带给孩子的影响,教育才算有了成功的第一步啊,不然,道理懂得再多,方法再多,及时理念正确,没有对自己潜意识模式的看见,没有对自己伤痕的修复,一切都只能是妄谈啊。
接下来,我知道该如何向闺女解释了。
整理者感言:
看不见自己的恐惧,看不见自己的渴求,看不见自己的对自己的不接纳——这所有的一切就会变成简单粗暴的情绪炸弹,抛向最弱的出口:我们的孩子;而这时我们还会打着“为你好”的旗号,来理直气壮地压制孩子的反抗和自我保护。
越有理想的父母,孩子越可怜,越高大上的父母,孩子越卑微,因为,在父母堂而皇之的“道理”中,他们不允许反抗,连自我保护的本能,都不许启用,他们只能否定自己。
多少为人父母的,用崇高的道理否定着自己天性的渴求;
而父母自我否定的信念,一定会通过日常诸多细节交流种植到孩子的心里。
人生的困局,就在这些自我否定的信念里代代传承。
停止对孩子的批评指责,停止对孩子自我肯定的破坏,对自己的内心做功课吧:看见捆缚在自己身上的信念绳索,也就解开了孩子被束缚的天性;拔除自己心里的自我否定,也就解开了孩子身上自我否定的魔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