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性和理性

(2013-09-25 10:07:51)
标签:

感性和理性

情感的力量

发现自己的欲望

和自己的信念对话

和心在一起

分类: 爱自己(B课程)心得

感性和理性

         

成年以后,我一直认为我是一个偏理性而缺乏感性的人。我不相信爱情,对爱情小说嗤之以鼻,对音乐和绘画缺乏深入了解,不喜欢煽情,不容易被感动流泪,对激情充满怀疑,对宗教也过门而不入。另一方面,我对哲学,心理学,哲理小说,侦探小说,科幻电影等的兴趣较大。我一直认为这更多的是因为天赋,首先,男人似乎先天就理性多于感性,而且星座理论认为金牛座是理性的星座,而我就是金牛座;其次,生活中的经验也告诉我,语言会骗人,眼泪会骗人,表情会骗人,影像会骗人,情景会骗人,甚至历史会骗人,书籍会骗人,父母会骗人,老师也会骗人,感性接触的第一素材都充满了谎言和陷阱,唯有理性不会骗人,尤其在我经历过一次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崩塌重建之后,我甚至对所有接触到的理论(信息)都抱有质疑,只有在和其他理论(信息)交叉验证或是跟自己的经验相符之后,我才会充分信任它。理性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我不再容易受骗,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更加准确,在浮躁的大环境下不容易被短期浪潮裹挟,给人冷静和沉稳的印象;但是就像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一样,理性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过于理性的生活是较缺少美感而乏味的,因为感性是艺术之源;穷极理性之后的世界自有其残酷和虚无的一面的,这让人有难以承受之感;一个理性远大于感性的人在人际关系方面也会遇到麻烦,因为显然,相比理性,人际关系的构建更依赖于感性。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网上看到一句话:Beauty without truth is insubstantial, truth without beauty is unbearable. 我试翻译为:只有美而没有真理的生活是虚无的;只有真理而没有美的生活是难以承受的。我一下就喜欢上了这句话,是的,它似乎给了我一个警告,我正在过的恐怕就是后一种生活,对理性的迷恋和感性的缺失终究会让我的生活“难以承受的”,事实上,我已经感觉到了这种“难以承受”的烦恼,生活本质的无意义常常让我感到恐慌和无力。我给自己写下这样一段话:美,我所欲也,真理,亦我所欲也,安得造物神奇,赐我圆融之法,不负真理不负美。但是如何让自己的生活既有真理又有美呢?让自己学着欣赏音乐,绘画,看看话剧,歌舞剧?试着在生活中凭直觉而不是理性行事?这样表面生活的更改能慢慢让我找回感性的力量吗?另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林老师的花径理论,对静字诀觉察和接纳的顿悟,让我几乎一下子就找到了医治我的社交心理障碍的方法。因为花径理论和禅修的渊源,我后来查阅了一些禅修相关的资料,发现禅修对察觉和接纳的阐述也很精彩。可是就在以前,我曾经有机会接触这些知识的,但是因为“理性的”认为它们不属于实证科学体系而轻易错过了。这让我又一次反思,我的理性和偏见让我错过的不仅仅有偶然性带来的美和机遇,还有另一种“真理”。

第三次小组课的时候,林老师告诉我应该多从诚字诀入手,由理入情,我当时似有领悟,但不是很清晰,回来后有一次突然想到,我对理性的偏执和对感性的压抑不正是一个需要用诚字诀来做功课的理念吗?事实上,感性从来也没有离开过我,我听音乐也曾拨动心弦,我看话剧也曾心潮澎湃,我的直觉曾经被人赞叹,小时候的我也曾是个敏感的小孩,只是因为曾经被很多所谓感性“知识”“理想”欺骗过,很多感性的需求和想法被大人刻意压制,导致我对感性产生扭曲的不信任感,甚至刻意压制自己的情感。这又是另一种因为过度自我保护导致的扭曲理念,是我生命中另一块挡在成长之路上的障碍。但是我知道,我不需要去责怪那个压抑感性而迷恋理性的自我,曾经的那些被塞进头脑中垃圾理念给我造成的伤害是巨大的,那些生活中的欺骗和伤害也都是真实存在的,我对理性的追求也完全没有任何问题,我需要的只是好好关爱那个压抑情感的自我,和那些被压抑的情感,满足那些时常退缩的情感,不断滋养和鼓励她,让弱小的她在我的内心接受更多阳光的照耀,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心语:OK,就是这样。

      多爱屌丝的自己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