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字的恐惧

(2013-08-31 17:20:47)
标签:

写字的恐惧

自我审查

自省能力

生命成长

教育

分类: 爱自己(B课程)心得

写字的恐惧

 

    提起笔来想写心得,才发现写点东西对我来说一直是很困难的事,这可能也是我抗拒成长小组的一个原因,因为我知道林老师是要逼着交作业的。那么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怕写东西的呢?好像从小就是这样。小时候写的八股文章,我记得还经常能博得老师的夸奖和高的评分,但是以现在的角度,我知道那些都是模仿和应付的作品,看到老师给的标题,我就知道应该写成什么什么样子会让老师和家长满意而已,很少有发自肺腑的文章。从潜意识里,我似乎能意识到这不是好的文章,但什么是好文章,自己也没有把握,因为阅读面实在太窄了,完全没有形成自己的评判方法。另外,这样挖空心思去拼凑不属于自己想法的文字,本身也不是件让人舒服的事。

    成年以后,当我不再需要再为了应试和应付而写文字的时候,写字对我来说依然是个很困难的事,因为我发现我几乎无法写出大段而流畅的文字,写三五句内的短句子是没问题的,甚至可以写的很好,但是一旦涉及把句子拼成段落和文章,我就常常有如临大敌如坐针毡的感觉。我曾经把这个困惑归结为我的跳跃性思维,但是用观心的方法,我看到了那个因为想写出好文章而焦虑紧张的我。因为太想写出一篇好文章,所以写字的时候,那个旁观审查的自我常常跳出来,抢了那个正在表达的自我的时间片,一个句子还没写完,审查的自我就已经在检查这个句子是否有语法错误,是否承上启下表达顺畅,是否逻辑不清,是否过度表达,是否太过张扬,阅读者会怎么看这个句子等等。这些审查本身没什么不好,但是过度频繁跳出的审查打断了自我表达的连贯性,也让表达的自我背上了被审视的枷锁,这样写出的文字,自己读来也缺乏一气呵成酣畅淋漓的感觉。

    从写字的自我审查看开去,我发现其实生活中的我几乎无时不在受这个“自我审查”的困扰,我在说话,行为举止以至于做决定的时候,这个审查的“我”总是不断跳出来纠正我本来的念头和想法。在哲学上,这可以看做是自我对本我的矫正和保护,似乎是一种正向力量。事实上这也几乎是在每个人身上都存在和发生的事,只是差别在于这种审查的苛刻程度和审查之后的后续联系,过度的或者过于严厉的自我审查会导致内心的恐惧和退缩,比如我对写字的恐惧,以及我在人际交往上的退缩。经常发生在我身上的场景是这样的:心中有个念头要做什么事,说什么话,但是自我斗争一番后,念头就沉默或者沉寂了,而阻止它的可能只是一个杞人忧天的担忧。我得承认,这种自我审查让我避免了很多尴尬和麻烦,但是也让我错过了许多不应错过的美好时刻和看到更多不一样风景的机会。

     我知道我的严苛的自我审查来自童年时父母的教养。小时候父母为了让我能够通过考学离开那个穷困落后的地方,对我的管教一直十分严格,不仅有考试的名次要求,还对作息时间,举手投足,娱乐时间,交友范围都有严格的要求,比如考了好名次不能骄傲和喜形于色,否则就是“翘尾巴”,比如打电子游戏就是堕落和不求上进,比如学习不好的同学不值得交往,以免被带坏。在这样的氛围的潜移默化之下,我养成了以学习为中心的简单严格的生活习惯,排斥娱乐,不善交际,不懂感情,生活于我就是去博取一个又一个的竞争名次,这样的简单生活,直到进入大学遭遇重挫之后才逐渐瓦解。生活重心的丧失和价值观的崩溃导致了我人生最大的一次危机,在人生观和价值观重建的过程中,我迷失了方向,放弃了自我,磕磕绊绊的前行。虽然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我放弃了对竞争的沉迷,我也一度以为我不再被旧的价值观折磨了,但是现在看来,过度的自我审查对我生活的负面影响还远没有结束。至于纠正的方式,我想,由接纳而淡化之,进而让适度的自我审查发挥它正向的作用,就是我的方向。

 

  心语:自我审查就是分别心,自我审查很严,说明自省能力很不错,将这个能力,用于“静诚正醇行”就可以了。至于什么适度不适度的,这个不是重点。成长不是分割,不是分裂,而是浑然一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