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的小孩,请让我带你回家
(2012-05-29 19:05:32)
标签:
静诚正醇行和心在一起花径生命成长花径美德工程教育 |
分类: 爱自己(B课程)心得 |
叛逆的小孩,请让我带你回家
其实全是鸡毛蒜皮的的小事,比如孩子跟导游玩得很好,直呼其名,妈妈每次都会打断他们告诉孩子不能叫导游,要叫叔叔。孩子和外国小朋友虽然语言不通,却一见如故玩得很好,妈妈却总提醒孩子去说几句英语;孩子把裤子穿反,妈妈就会忧心冲冲地说“都这么大还不会穿裤子,长大怎么办……”看着妈妈时刻关注别人怎么看我们,怎么看我的孩子,总是打断孩子投入的游戏,插入“你要……你不能……否则……”,时不时地对我们评价:“你怎么一点儿也不……你今后……”, “你丢不丢人,这样会让人笑话……“此时,我就心里止不住的烦躁,我不停地纠正妈妈,甚至训斥妈妈。妈妈对我已经很容忍了,但看得出一次次也让她很不痛快。每一次不愉快过后,我都很是后悔自己这样,告诉自己我不可能改变我的妈妈,我要像对孩子一样无分别的爱妈妈,可第二次类似的事情,我还是一样没法宽容,我总是要跟妈妈拧着、顶着说话,就像个青春期的孩子。一次又一次,我看到内心的那个自我,如疯狂野马样四处乱撞,我却对她无能为力。每天我心里都满是深深的挫败和懊恼。
我一次次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这么对我的妈妈?我就这样不能原谅妈妈吗?
这一切还都源于童年吗?小时候,因妈妈的一次疏忽,妹妹的手在意外中严重烫伤,为了让妹妹的手恢复功能,父母不停地带妹妹求医治疗。我因此被送到爷爷奶奶家,直到六岁才回到妈妈身边,那时的我,很难和妈妈建立感情。我总是看到妈妈在无时不刻地照顾着妹妹,无论妹妹如何发脾气都能忍受,妹妹无论成绩多差都没有关系,而我,却从未拥有这样的权力,对我,有许多的必须,应该,好与不好。妈妈告诉我,妹妹很可怜,一切要让着妹妹。上学了,我的成绩很好,妈妈终于很开心了,我就更加地努力,希望有一天因此拥有和妹妹同样的爱,可是却一直没有,这个好了,还有那个不好。我不断的努力,妈妈却永远不满意。妈妈的爱像是永远遥不可及的梦,我不断地磨削自己,想变成妈妈心中的样子,一切只为妈妈那珍贵的爱。
提起的课程里,我多少次为那个那么向往爱却总要不到爱的小女孩痛哭,为那些为爱而付出的代价痛哭。而这样的痛哭中,对妈妈的怨恨却无法一笔勾销,相反,那曾经的委屈和愤怒像又卷土重来,情绪的巨浪总呼啸着淹没了我,又冲向我的妈妈。我甚至意识到,现在的我竟然没法去爱我的妈妈,我发现当我一想到爸爸时,就会从心底漾出的爱和痛惜,想到妈妈时这样的情感却无法油然升起,我很难以一颗柔软的心去爱妈妈,我以为的爱只不过是成年的我以理智对妈妈好,对她和爸爸“同等待遇”。想到这里,我的心在哭泣,为我竟然不会爱我的妈妈,也没有原谅我的妈妈。
这些天和妈妈的朝夕相处,我似乎又看到的童年小小的我,是怎样被妈妈的信念捆绑,被一个个“好”与“坏”捆绑,越来越“优秀”,却越来越不快乐。
我多想说,妈妈,我现在终于可以让你为我骄傲了,我有了漂亮的履历,有了令你满意的学历,工作、生活,言行举止也都可以变成你想要的样子。我的经历中,所有那些你不想看到的,我把他们深深地藏起、抹掉。可是你知道我为此付出过什么吗?你在乎我的心为此曾走过怎样的路吗?你在乎我为这一切所做的是否快乐吗?
每当你自豪地说起,“我的女儿多好啊,多给我争气啊!”,你知道我心里是什么滋味吗?每当此时,我心里都会有抑制不住的愤怒,有冲你大喊大叫的欲望,我多想问问你,如果我没有现在的这一切,我没有你所希望我拥有的一切好,我还是当年那个叛逆的、忧郁的、性情古怪的小孩,依然是你不想看到的样子,你爱我吗?你还爱我吗?!
我知道,就是这些积压的愤怒和委屈让我没法去原谅,没法去爱,没法不发火不烦躁。在每一次妈妈夸我时、训我时,在每一次妈妈教育我的方式又在我的孩子身上重演时,这喊叫都会冲出来梗在我心口,这喊叫积压多年,最终变成一腔的暗火,总在不经意的地方窜出火苗,烧伤妈妈,烧伤自己。
我问自己,我为什么就不能把这疑问去真的问问妈妈呢?
我听到心里的回答:我不能去问,我不敢去问。
为什么不敢呢?
因为我不可以这样跟妈妈说话,我不拥有这样跟妈妈说话的权利,这样不尊重妈妈,妈妈会受伤。
我追问自己,真的就是这样吗?为什么小时侯妹妹就可以和妈妈争吵,又很快和好,两人心无芥蒂,我和妈妈却不能?
我终于听到那微弱的回答:我更害怕的,其实是听到那个答案。
那是我心中早已相信的答案——“妈妈不爱我”。
我相信妈妈的爱不在那里,我相信当我没有现在这一切的时,妈妈不会爱我。我多么怕这个答案啊!我所做的一切,无论是跌倒,还是爬起,原来都是为了不要听到这个答案,一切都是为了要证明,我多少值得妈妈去爱。
我问自己:那个“妈妈不爱我”的答案是真的吗?还是我早已相信了它?
我再问自己:“当我没有拥有现在所有的一切“好”时,妈妈不爱我,我可以爱自己吗?”
我的心迟疑不决,不敢回答。
原来,我也一样地认为,“当我不好时,自己不可以爱自己”。
我忽然明白,所有的一切并不全在于妈妈,而更在于我自己的“相信”。在于我接受了一个信念——“当我不够好,妈妈不会爱我,别人不会爱我,我也不能爱我”,我一直为这信念工作,也一直为这信念痛苦。
从一个个念头寻踪而来,我终于找到那深藏的信念了!这信念根深蒂固,伴我多年,它影响着我的婚姻,我的工作,我养育孩子的方式,它渗入灵魂,影响我全部生活的点点滴滴。
这信念或许来自于妈妈,或许来自于别人,或许来自于我对童年生活的自我解读。它从何而来,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我接受了这信念,并且因它而痛苦。童年时,我无法抗拒这信念,但现在,我终于找到它了,拔除这信念的力量在就我手里,我要把这信念敲碎,把它连根拔起!
让我去把这信念颠倒——
“当我不好时,妈妈也在爱我,只是以我曾不理解不喜欢的方式。”
“即使我不完美,也有人爱我,包容我”。
“无论我好与不好,我都需要自己去爱自己”,
当我试着这样相信,才发现生活中很多事情原本就已如此上演,只是我从未注意。所有的一切,不在于“妈妈不够爱我”,“爱人不够爱我”“别人不够爱我”,所有的一切还是在于“我不够爱我,我不敢爱我”!
爱自己原来这样难啊!
想到这里,我的愤怒开始冷却,懊恼也在平息。
我想笑了,笑“妈妈不爱我”,“只有变得更好才会拥有爱”这样的信念多么地可笑!笑原来曾经所有的失落,痛苦,委屈,愤怒,不过是一场自导自演的梦啊。
原来,尽管时光荏苒,我已长大,我的心中,却依然住着个叛逆的小孩,她的名字叫做“自我”。她有时幼稚可笑,有时敏感忧郁,有时横冲直撞,有时蛮不讲理,她的样子曾那样不被我喜欢,我使劲地想把她打扮成我喜欢的样子,我呵斥她,责怪她,“你这样不听话,我怎么爱你!”这一切却从未让她屈服,那个小孩愤愤地离家而去,不肯回来。多少年来,我已经找不到她了,忘记她了,她却依然躲藏在角落里,倔强地扬着头,流着泪,恨恨地眼神像在质问:“你为什么不爱我!”,她并未真的离去,她一直等在那里,等待那回家的召唤。
亲爱的小孩,现在,我终于找到你了,请让我向你说深深地道声“对不起”,这么多年过去,我终于明白,你所有的叛逆,只不过是在唤起我对你的注意,你所有的破坏,不过想证明是否有人爱你。原来,惟有那爱,才能让你回家。请让我好好地抱抱你,为你擦干泪水,洗去委屈,请让我深情地对你说“我爱你”。请让我从现在起,一直牵着你的手,带你回家。
点评:除了恭喜,还是恭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