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关于“满足”的补充
(2012-04-02 11:31:07)
标签:
转载 |
分类: 爱孩子(A课程)心得 |
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尊重、理解、信任?怎样才能做到这样的“深度同在”,除了和心在一起,哪里还有别的!
和孩子的心在一起,这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自然是和自己的心在一起,但是,这也只是第二步而已。
以前写过一篇《满足》,但我总觉得那样的题目容易被误解,但是又说不出来该怎么解释,今天终于想到两句话,写在这里吧。
我觉得对于3岁以前的孩子,或者说安全感还没有扎实建立的孩子,“满足”是非常重要的,满足的质量可以很大程度决定孩子的状态。但是,这个满足,有一个前提,就是——“满足”一定是在对孩子深深的理解和接纳的基础之上的,是源于与孩子深度同在而产生的共鸣——只有这样的满足,才能够滋养孩子,给予她成长所需要的爱。
如果满足并不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而是基于,比如,如果不满足他他不得哭吗?如果不满足他他能受得了吗?如果不满足他他就会不高兴了,如果不满足他我就不是一个好妈妈/好爸爸了,如果不满足他他就会埋怨我生我的气,如果不满足他他就不亲我不依恋我了,如果不满足他他就成长得不好了。。。。这样的满足,并不会滋养孩子,反而会成为孩子成长的沉重的负担,孩子也不会感激这样的“满足”,他们会对“满足”他们的成人怒气冲冲,因为孩子知道你并不是为了他,你的动机是功利的。其实他们是非常明白的,。
满足并不一定是给予,也并不一定是“满足”,有时候拒绝孩子才是真正的满足,有时候给他们“付出”的机会和“承担”的机会,才是真正的满足。
如果你伤害自己去满足孩子,那是对孩子最大的误解,他收获的是罪恶和沉重,还有自卑。
所以满足的前提是我们知道孩子“真正的”需要是什么,这即需要用心,也需要智慧,需要对人性深刻地把握,而这些都会在当我们跟孩子深度同在的时候归于同一。
“深度同在”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在一起,也不是每时每刻都高质量陪伴,而是,你直觉地明白什么时候你可以敷衍孩子什么时候你必须对她轻轻的一句话高度重视;什么时候你要认真地按她说的做而什么时候她只是需要你蹲下来抱抱她。。。。如果这样,她们就会感到真正的满足和安全,就会对你说:“妈妈,即使我们分开的时候,我也能感觉到你跟我一直都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