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手机博客杂谈 |
分类: 闲言碎语 |
人老了是不是就意味着失衡?
早上看见一位老婆婆从我门前经过,她是我曾经的顾客,常来买火柴。好些年过去了,火柴已经没有了,她也很少见到了。今天再次看见她,我还是被震住了。
岁月苍老一个人,手段极其丰富。先是让你头发渐渐花白,牙齿不再能任意咀嚼坚硬的食物。眼神常恍惚,那是老光所致。接着岁月这位雕刻大师会在你的眼角刻上深深的烙印,意寓在提醒你别忘记了年轮。肌肉开始松弛,全身关节开始僵硬,人体成了蔫了水分的黄瓜,不再湿润不再弹性。
岁月大师真是一位艺术家,她早已让那位老人老成了我们常见的模样。还是不甘心已经的艺术天赋,它又重重的给那位老人添上了浓浓的油彩。她的眼睑耷拉着,成了没有规则的钝角三角形。眼睛一个大一个小,看人的眼神好像躲在布帘后面,只在帘子的一角露出来偷窥这个世界。老人穿着一件广告衫,前面是印着一个大大的有点夸张的红心,后面则写着几个字"有你真好",显然这是一个类似男女性爱的广告。这原本白色的衫子因为洗涤时间久了变得发黄变得很薄,穿在老人身上有点透,老人苍老的身体隐约可见。两个乳房干瘪的垂下来,像两个瘪气的气球,在那个夸张的红色的心形下勾勒出两道不对称的弧线。这两道弧线不在一条水平线上,不知是因为年轻时老人喂养孩子喂成这样不对称,还是因为老人年老的身体本已经有点歪斜的缘故。总之,这对没有了女性特征的干瘪的老人乳房留给了人很多的想象空间。那曾经也丰腴过,那曾经也迷人过,那曾经也被爱过吻过蹂躏过。只是现在成了多余的头发,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了。
老人一直和城里做生意的小儿子住一起,当年是为了伺候小孙子才来的。原来她在农村老家住,大儿子就住在一个院子里,只是一直分开吃喝。她总是说她那个大儿媳不是好东西,从来不烧餐肉给她吃。跟小儿子住在一起后,小儿子家吃的不愁,她还是不满意,怪儿媳不给她零用钱。等孙子带大了,农村的房子又被征收了。两儿子不知怎么商量的,老人没有了自己的窝,便一直居住在城里小儿子。为了两儿子擅自处理了她的房子,她还将儿子告到村委会。处理结果没有达到她所想,还得罪了两个儿媳。
老人那些年除了来买火柴偶尔也来买点饼干蜜枣什么的零食,多数是给孙子买的。她喜欢说家里的事,还说她买给孙子吃的钱都是过年过节侄儿侄女来看她时给她的。我总是安慰她说,你侄儿侄女来看你花钱,你儿子也看他们父母也要花钱的。人老了,没有经济来源,完全依靠子女生活确实有诸多的烦恼。
想起一个叔叔说的话,人老要有四样,一是要有个老伴,二是要有个老窝,三是要有老底靠<安庆话,也就是有点存款>,四是要有老朋友。有了老伴便不再孤单,做事说话都有个商量。有自己的窝有一定的收入,生活便有了保障有了遮风挡雨的安全。有几个老朋友,一起聊聊天谈谈孩子说说家庭琐事,什么窝囊事也有人开导。当然要是让生活更加的充实,人老了有个爱好也很好重要。唱歌跳舞,绘画摄影,垂钓弈棋,都是益于身心健康的。
人老了,一定要找到平衡点。失去另一半的老人一定要走出家门多和朋友交流,找到适合自己的排遣孤独的方式。安庆有句老话"丈夫有,隔双手",也就是说一定要有点自己的私房钱,不能全部奉献给了子女,一定要给自己留有余地。
我们家家都有老人。有的老人有自己的退休工资可能经济上无需我们过多的支出,唯一能做的便是关心他们。常回家看看,绝不是一首歌常的,真的要让这句话时刻刻在子女的日程上。忙,永远不是借口。因为十年二十年也就是转身的事,我们很快也就老了。
今天我们如何敬老,明天我们又如何养老,不仅仅是摆在那的一个复杂棘手的社会问题,更是从现在开始必须马上去实际做的事实。子欲养而亲不待,别让遗憾哽咽我们无泪的灵魂。
想到那位老人 ,想起了这些。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人来关注我们不再年轻的父亲母亲。
早上看见一位老婆婆从我门前经过,她是我曾经的顾客,常来买火柴。好些年过去了,火柴已经没有了,她也很少见到了。今天再次看见她,我还是被震住了。
岁月苍老一个人,手段极其丰富。先是让你头发渐渐花白,牙齿不再能任意咀嚼坚硬的食物。眼神常恍惚,那是老光所致。接着岁月这位雕刻大师会在你的眼角刻上深深的烙印,意寓在提醒你别忘记了年轮。肌肉开始松弛,全身关节开始僵硬,人体成了蔫了水分的黄瓜,不再湿润不再弹性。
岁月大师真是一位艺术家,她早已让那位老人老成了我们常见的模样。还是不甘心已经的艺术天赋,它又重重的给那位老人添上了浓浓的油彩。她的眼睑耷拉着,成了没有规则的钝角三角形。眼睛一个大一个小,看人的眼神好像躲在布帘后面,只在帘子的一角露出来偷窥这个世界。老人穿着一件广告衫,前面是印着一个大大的有点夸张的红心,后面则写着几个字"有你真好",显然这是一个类似男女性爱的广告。这原本白色的衫子因为洗涤时间久了变得发黄变得很薄,穿在老人身上有点透,老人苍老的身体隐约可见。两个乳房干瘪的垂下来,像两个瘪气的气球,在那个夸张的红色的心形下勾勒出两道不对称的弧线。这两道弧线不在一条水平线上,不知是因为年轻时老人喂养孩子喂成这样不对称,还是因为老人年老的身体本已经有点歪斜的缘故。总之,这对没有了女性特征的干瘪的老人乳房留给了人很多的想象空间。那曾经也丰腴过,那曾经也迷人过,那曾经也被爱过吻过蹂躏过。只是现在成了多余的头发,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了。
老人一直和城里做生意的小儿子住一起,当年是为了伺候小孙子才来的。原来她在农村老家住,大儿子就住在一个院子里,只是一直分开吃喝。她总是说她那个大儿媳不是好东西,从来不烧餐肉给她吃。跟小儿子住在一起后,小儿子家吃的不愁,她还是不满意,怪儿媳不给她零用钱。等孙子带大了,农村的房子又被征收了。两儿子不知怎么商量的,老人没有了自己的窝,便一直居住在城里小儿子。为了两儿子擅自处理了她的房子,她还将儿子告到村委会。处理结果没有达到她所想,还得罪了两个儿媳。
老人那些年除了来买火柴偶尔也来买点饼干蜜枣什么的零食,多数是给孙子买的。她喜欢说家里的事,还说她买给孙子吃的钱都是过年过节侄儿侄女来看她时给她的。我总是安慰她说,你侄儿侄女来看你花钱,你儿子也看他们父母也要花钱的。人老了,没有经济来源,完全依靠子女生活确实有诸多的烦恼。
想起一个叔叔说的话,人老要有四样,一是要有个老伴,二是要有个老窝,三是要有老底靠<安庆话,也就是有点存款>,四是要有老朋友。有了老伴便不再孤单,做事说话都有个商量。有自己的窝有一定的收入,生活便有了保障有了遮风挡雨的安全。有几个老朋友,一起聊聊天谈谈孩子说说家庭琐事,什么窝囊事也有人开导。当然要是让生活更加的充实,人老了有个爱好也很好重要。唱歌跳舞,绘画摄影,垂钓弈棋,都是益于身心健康的。
人老了,一定要找到平衡点。失去另一半的老人一定要走出家门多和朋友交流,找到适合自己的排遣孤独的方式。安庆有句老话"丈夫有,隔双手",也就是说一定要有点自己的私房钱,不能全部奉献给了子女,一定要给自己留有余地。
我们家家都有老人。有的老人有自己的退休工资可能经济上无需我们过多的支出,唯一能做的便是关心他们。常回家看看,绝不是一首歌常的,真的要让这句话时刻刻在子女的日程上。忙,永远不是借口。因为十年二十年也就是转身的事,我们很快也就老了。
今天我们如何敬老,明天我们又如何养老,不仅仅是摆在那的一个复杂棘手的社会问题,更是从现在开始必须马上去实际做的事实。子欲养而亲不待,别让遗憾哽咽我们无泪的灵魂。
想到那位老人 ,想起了这些。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人来关注我们不再年轻的父亲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