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镇淘宝

(2013-04-24 01:54:58)
分类: 闲言碎语
周末和一群网友去了安庆周边的县城,太湖。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是晋熙古镇。

上了车有幸和"江南春雨"大哥同坐。他是我的一个博友,在安庆算的上 是一个小有名气的文化人。能和他同行,让这次太湖游多了几分文化的气息。

看见春雨大哥背着个空空的双肩包,忍不住的好奇。问明情况,方知到他无论去哪玩都会背着个空包。他是个古玩发烧友,喜欢收集一些古董,这个包就是做淘宝用的。听了他的淘宝意图,正和我此行另一个目的不谋而合。早上出门的时候,我特意多带了点 钱,想在太湖的晋熙古镇淘点宝贝。

一路上听着春雨大哥讲故事,知道了安庆古玩界"留一刀"的传奇。还知道了古董行里的一些行话,什么叫老货什么叫新货。不知不觉中,就一路颠簸到了太湖老街,来到了距离现在一千多年的晋熙古镇。

我一直不知道还有这样一个古镇,许多我这样的安庆人都不知道太湖县的历史有这么悠久。为了行文有依据,我习惯了百度。

晋熙古城,位于太湖县晋熙镇。古城东濒长河,北倚龙山,南至护城河,西临马路河口,总面积8.01平方公里。南朝宋元嘉25(448)立太湖左县,属晋熙郡。隋开皇三年(583),废郡置州,晋熙郡改名熙州太湖左县改名晋熙县。开皇十八年晋熙县名太湖县去“左”字,属同字郡;自此晋熙古县城为太湖县治所在地,经唐宋元明清各朝代,成为皖西南历史名城。 

一踏上古镇老街,便有一种古朴扑面而来。古腔古韵的方言,古色古香的绣楼,还有古老古老的作坊,古旧古旧的习俗。一下子毫无遮拦的侵袭了我,那种古气像是点了我敏感的经络。我变得柔软起来。

带着好奇我一路看一路问。一个老式的塑料瓶像极了小时候见到的散装雪花膏的瓶子,里面装着红色的粉末是用来染色用的。它的名字也很古老,洋红。这让我想起了过去。火柴叫洋火,铁皮箱叫洋箱,吃点好的叫洋荤,穿点好的叫洋气。甚至上个学校也叫洋学堂,有了点知识就叫喝了点洋墨水。这绝不是崇洋媚外,能想象这种叫法可以追溯到民国初期。那时国门刚刚打开,许多新鲜的事物都是从国外传进来的。洋红主要是用来染红鸡蛋的。此地有个习俗,家里有小孩出生,家人都要送红鸡蛋给亲戚朋友邻居们吃。因为传统继承了,所以这个为传统服务的商品也一直有存在的空间。

当我和春雨大哥经过一个铜匠铺子时,我们都驻足了。这个铺子的主人是一个很老很老的老人,年龄想来八十多岁。他个子不高,照他那个年龄那样的个子算是中等身材。他的头发几乎都白了,黑色在一片白中显得很零星。老人有个厚厚的嘴唇,说话时上下嘴唇总是不协调。有时话音没了,他的上下唇还在抖动。他穿着一件四个口袋的黑色中山装,有点像过去五十年代的工会主席。那衣服可能是冬天包在棉袄外穿的,现在脱单穿显得太宽松了。

老人是个铜匠,在门前的小桌子上固定着一个支架,上面挂着他做的铜制品。有些我叫的出名字,有些不知道了。首先印入眼帘的是那个铜制的帐勾,它是用来挂蚊帐的。这个帐勾在过去其实是一件很普通的物件,只是现在少见了。尤其城里,已经很少人家用蚊帐了,即使有的话也是用那种带拉链的蚊帐。除了帐勾还有一对铜铃铛也引起了春雨大哥的好奇,他拿在手里把玩着。我也好奇,这么大的铃铛是干什么的。后来一个朋友看了我发的照片说那是牛铃铛。没仔细问,难道是穿在牛耳朵上的?

春雨大哥还价未果,还是买了几样东西。看见文化大师出手,我怎么地也跟着要文化一番。

这个老人实在太会生意了。随着老人的介绍我进了老人家的店内。我一眼就看到了挂在墙壁上的旱烟枪。于是目光就停留在上面不再移动。老人看见我的神态,马上取下那管烟枪。用他纯正的太湖腔说道"这是铁拐李,放家里能避邪的。你老公开车子能保平安的!"。本来我就想买一件礼物回家巴结我家那位棉质男的,听他一说避邪就更加蠢蠢欲动了。于是,把铁拐李拿在手里仔细看了起来,心里还在纳闷,他咋知道我老公会开车?

这管烟枪是用细细的竹子根部做的,竹节有规律的从细到粗变得越来越紧密。似乎很均匀。烟枪嘴部用铜器圈了起来,在置放烟丝的一端也用铜包裹起来,做成了一只像鸟头又像龙头的形状。看着这管旱烟枪,想起外公。他架着腿,勾着背,穿了一件乳白色的稠布衫,坐在竹椅上抽着旱烟讲着不知多少遍的家族故事。

想起外公,再看眼前这个老爷爷,忽然觉得他变得亲切了变得可爱了。心里便暗暗的打算,等会再过来买。因为老人太固执了,咬定一个价,不还价!

继续着古镇老街之旅,我始终在惦记那把枪。一直走到老街的尽头,我和春雨老师才沿着原路返回。我们再一次进了那个铜匠铺子。

老人看见我们又折回来,并不见多少惊喜。很淡定的抽着旱烟。见我们进来,就用力的猛吸了一口旱烟,然后习惯性的将那个小鸟端的出气筒朝椅子上磕了磕,把燃尽了烟灰倒出来。

春雨老师低声的对我说"你把他现在抽的那根旱烟枪买了,我们做古董的都买老货,新货没人要。"我很听老师的话,就真的和老人家说要买他手里的烟枪。

老人似乎舍不得,想了想还是同意了。又是一口价,一百元!比刚才那个新货便宜了五十元。看样是还不了价了,我乖乖的买了。付了钱又想起来,又枪了,上哪找烟丝去呢?老人家还是懂得连锁经营的,看见我的犹豫,顺带又卖了一包烟丝给我。

回来的车上,空间太狭小,那管烟枪散发的烟味很刺鼻。那味道很熟悉,很遥远的熟悉。无端的,竟然让我想起了老家,一个我从没有到过的老家,一个存在梦里的老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同桌的你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