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儿童节里,众人同声莫成姿态表演

(2015-09-15 19:54:52)
标签:

育儿

分类: My时评&学术

随着一系列明星亲子节目的热播,童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追捧,不少家长倾尽精力、物力、财力,试图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童星。记者了解到,除日常参加培训班的开销外,有些家长甚至不惜砸重金培养“童星”。之前有某少儿题材影视剧制片透露,选角时有家长开出六位数价码,希望让孩子上戏;还曾有媒体爆出家长自费几十万给孩子出专辑。(5月31日新华社)

时值儿童节,各种关于孩子的讨论,照例又一次成为热题。于此,虽是众声喧哗,但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其核心仍不外乎是“救救孩子”一类的呼喊……浓浓的节日氛围,似乎总能适时唤醒,众人的危机意识。在儿童节前后,各方不约而同、无比敏感地,发现环绕在孩子身边的重重隐忧。比如说,垃圾食品、高危玩具、拐卖犯罪等等。当然了,在这一特殊的节点,所谓童星产业、儿童早熟云云,照例也难逃被口诛笔伐一番。

儿童节,尽管是孩子们的节日,但始终由成年人主导着议程设置。在此背景下,“救救孩子”与“呵护童真”,每每成为节日里的“主题发言”——以此量之,“童星早熟”现象,因其显而易见有悖节日的主旨诉求,故而理所当然可以借机搭车批判一通。事实上,诸如童星产业链、儿童成人化,早已是众所皆知的尴尬现实。借儿童节之机,再次聚焦于此,并做痛心疾首状,更像是一种无可奈可的复述而已。

只不过,当真是亲子节目的热播,导致童星无端早熟、造星大行其道吗?即便这两者间确有时间上的前后延续,可若就此就认定存在逻辑上的因果关联,未免还显得太过牵强。必须厘清的是,童星制造产业链的勃兴,绝非一两档综艺节目所能主导,而有着更为错综复杂的社会背景。这一方面表现为,儿童市场迅速壮大,营商者群体通过无所不在的意识灌输,悄然间改造了家长对孩子的预期;另一方面则体现在,一个价值多元的年代,关于孩子的“应然之态”,也进入了一个重新定义、重新诠释的阶段。

如今,众口同声“呵护童真”,那么童真又是什么?我们是否应该承认,所谓“童真”也是一个变动的、渐进的概念?一个诡异的状态在于,主流舆论一直在标榜“让孩子自然成长”,可现实生活中多数家长,却对通过各种才艺培训“塑造孩子”乐此不疲!由此不难看出,相较于儿童节里众人同声的口头共识,平常日子里的“实践分歧”俨然更为根深蒂固。而这,也许才是儿童们所面临的最大危机吧。

什么是真正的“童真”?如何平衡成长与培养的关系?这一切,已然陷入了各说各话的局面。我们总能找出“个案”大肆批评,却总不能形成统一的价值判断。于是很可能,“救救孩子”只是一句矫情的、不走心的态度表演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