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短命站台与断裂的权力责任

(2015-05-20 19:11:52)
分类: My时评&学术

13日上午,河南郑州媒体发布消息称,由于郑州农业路快速通道施工,319日起,农业路22BRT站点将全部拆除停用。记者从施工部门了解到,近期将开始围挡施工打桩,所以要尽快拆除BRT站台,撤掉BRT专用道。据悉,农业路上的快速公交站点是20095月开始正式启用的,到现在也就是5年多的时间。这些站台每个花费百万元,22个站台就是2000多万元。有网友指出,“建了又拆,拆了再建,2000多万元是不是白白浪费了?”(315日《华商报》)

市政设施的短命化,为人诟病久矣。极短时间内,辗转反复的拆拆建建,不仅造成了对资源的大肆挥霍,更给人以规划随意、决策摇摆之负面观感。此类现象,公众实则早已屡见不鲜……这一次,郑州二十余座BRT站台莫名被拆,无疑再一次强化了全社会的焦虑情绪。倘若城市建设,总是在自我否定、总是在推倒重来,那么所谓的确定性和秩序感,又该从何而来?由此导致的显而易见的财政空耗,到底应由谁负责?

为了力证“站台被拆”的合理性,施工部门给出了,一套颇能自圆其说的说辞!可显而易见的是,这种就事论事的、技术层面的琐碎辩解,远远不足以打消围观者的困惑。舆论最核心的质疑有二:其一,仅仅使用5年的BRT站台,如今却被停用拆除。市政规划怎可如此出尔反尔、如同儿戏?其二,命途多舛、一朝被拆的BRT站台,是否对应有一个严谨的评估流程与责任主体?可以说,数十座短命的站台,本质上指向了,城市治理架构的某些根本性缺陷。

众所周知,一地的主政者,需要对当地经济数据、市容市貌、治安状态等等即时指标负责。于是,他们被激励着,以最有效的方式、在最短时间内,采取种种行动来“刷成绩”。这客观上导致了,某些官员更愿意采取强烈、偏激的手段,来迅速营造一种破旧立新、跨越式发展的假象;而不愿意采取稳妥、理性的方式,在继承、善用“既有遗产”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当所有人都想着将自身宏图最大化,注定会助长诸多的错愕之举。

短命BRT站台,究竟谁之过错?是前人思虑不周,亦或是今人“没事瞎折腾”?或许,这一切已经很难说清楚。现实就是这般,职务责任在时间维度上的断裂,让太多公共事项成为是非难辩的“无头官司”。在我们的公权体系内,既缺乏“责任终生制”的设计,也缺乏约束官员“合理作为”的有效手段。久而久之,也就难怪有那么多前后矛盾、颠来倒去的公共决策了。轻率仓促的大拆大建,就这样莫名其妙地频发上演着。

所以显而易见,要实现市政建设的稳定延续,前提当然在于实现权力责任的长久化与可追溯。也只有如此,才能促使公职人员收敛起那份偏执的任性,转而习惯去尊重固有事实、敬畏所肩之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