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巨像来去匆匆,肇始于庸俗的城市包装术

(2014-11-02 19:53:38)
标签:

房产

分类: My时评&学术

广西柳州日前全面清理整治奢华浪费建设。8月开始拆除尚未完工的柳宗元铜像底座。按规划这座雕像高68米,可360°旋转,欲建成“国内最高人物铜像”。该雕像由柳州市城市投资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概算投资7000万元建设,2012年动工,2013年停工,而巨大的雕像底座已矗立江边。(9月11日新华社)

一建一拆,转瞬之间,尽是荒唐。类似的诡异桥段,在公众的印象中,近乎是惯常的风景。仓促上马的项目,又被仓促否定;曾经的豪奢手笔,如今只剩残垣断壁。决策之初鲜有理性,执行环节缺乏延续。于是不断的豪言壮语、不断的推倒重来,构成了一座城市最危险的发展陷阱……庞大的柳宗元铜像,于柳州而言,终究只是尴尬的匆匆过客。但这昂贵的来来去去,终究有太多事情可待追问。

定位不凡的柳宗元铜像,不过是一场平庸“竞赛”的衍生品罢了,既无新意更无创意。其求高求大、力争第一的“雄心壮志”,更是可以轻易在不同地方,找到雷同的翻版。不知何时起,众多城市不约而同,陷入了“建楼立像”的狂热之中。此一举动,被主政者视作建构当地文化标识、彰显自身非凡个性的取巧捷径,乃至于不惜工本、一掷千金——这种一厢情愿的想象,最终造成了,大量的庸俗作品和烂尾工程。

在不考虑资金链,不考虑盈利模式的前提下,柳州竟动辄砸下千万,草率开建柳宗元的硕大铜像。凡此种种隐患,终究在今天爆发,直至最终一拆了事。遗憾的是,因为相关“责任分摊机制”的不健全,我们甚至不知道,到底该由谁来为其间损失买单。就这样很多时候,诸多形象工程、象征性建筑,一再沦为以公共财政押注的豪赌。纵使其被证彻底失败,也不会倒追为对特定个体的问责。

城市建设,围绕形象工程绕圈,或狂飙突进或全面否定,都至少传递了两个层面的遗憾。一方面,城市的管理者缺乏约束,往往可以不计后果,强行执行幼稚的意志;另一方面,城市营销失去想象力,而总是用烂俗的、露骨的、直白的包装手法,来蹩脚地推销此境此地的“独特魅力”……捆绑一个名人,重修一方故地,建造一座雕塑、树立一个地标,诸如此类,组成了我们可以想到的全部。

城市美学含混不清,城建话语权高度垄断,两者相遇注定只能荒诞不断。置于现代社会的语境内,太多城市似乎并不清楚,该如此阐述自身的文明脉络,该如何体面地“炫耀历史”。按说,柳宗元之于柳州,本是最理所当然的组合,只可惜这场跨越古今的牵手,却因为现实的智识局限与利益纠葛,而变成闹剧一场。自始至终,也许任何城市都不缺可堪标榜的资本,只是缺了将之转化的耐心和技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