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充电宝”的无序繁荣最令人忧

(2014-09-15 21:11:35)
标签:

股票

分类: My时评&学术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在官网上发布“充电宝”最新质量警示,该局近期共从市场上采集样品32批次移动电源,对热滥用、过充电、短路等项目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32个批次产品均存在质量安全风险。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充电宝”市场弄虚作假、鱼龙混杂在行业内部已是心照不宣。更为灼人的是,充电宝生产至今尚无统一的国家标准,有的厂家标准是锂电池生产国标,有的生产厂家干脆不标注生产标准。(731日《南方都市报》)

“充电宝”一再酿祸,在公众的印象中,几乎已成高危物件。此番质检总局的检测结果,又一次印证了人们的直觉判断。抽样32批次,100%的不合格率,如此惨状可谓触目惊心!时至今日,移动电源产业,仍处于某种蛮荒状态。门槛超低、标准未立,不论大公司抑或小工厂,无不急急入市分一杯羹,却都缺乏必要的自觉自律。游戏规则的粗糙、无序,最终转化为,对消费者的直接伤害。风险无处不在,甚至随时爆发,这是最过令人忧心的局面。

移动电源领域的乱序,似乎并无太多特殊性。任何新生商品,都必然要经历,一个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凡此,莫不遵循着一般性的演绎路径:在最初的肉搏厮杀后,有杰出企业脱颖而出。既赢得了市场份额,也取得了订立行业标准的主导权。随后,健全的规则确立,市场的乱局随之终结。此一规律,想必同样适用于移动电源产业。但需要明确的是,厂商竞争、良序建立,从来都费时弥久——于消费者而言,等待的时间,漫长而痛苦。

行业国标的缺失,使得针对充电宝的监管,只能套用那些通用、笼统的“安全标准”。也因为此,充电宝产商日常的生产、质检环节,便很那实现精细管理和品质可控……当标准化生产,已经成为现代工业的基石。很难想象,移动电源产业内,那种自行其是的乱象。现实情况是,生产者不知道怎样才算“合格产品”;消费者同样不明确,该如何去选购商品。在各方皆迷糊的情境内,移动电源市场规模竟达百亿之巨。这种无根的“繁荣”,充满着不确定性。

也许,移动电源业的特别之处,恰在于此。其近乎爆炸式的发展,让传统的标准形成模式“跟不上拍”:整个产业由小而大,几乎在一夜之间。这意味着,没时间让产商完成充分彻底的博弈;没时间给消费者尝试、甄别直至形成偏好。旺盛的需求,以及更旺盛的供给,让整个市场沉浸在火爆交易的兴奋中。而后,似乎不再有人在乎,所谓行业标准的或有或无。这种极为短视的阶段性狂欢,让我们一再错过建构市场良序的时间窗口。

“经历长时间的自发竞争,由胜出者确立新的游戏规则”,这种优哉游哉的旧有模式,或许并不适用于,移动电源领域的国标订立。其爆棚的供需两旺格局,呼吁着职能部门更主动的作为——在新行业秩序的建构过程中,由行政管理部门前置介入、牵头组织,调动行业协会、厂商等多方参与,才能有效率地达成共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