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威权式师生关系下的诱奸疑云

(2014-08-17 21:08:08)
分类: My时评&学术

7月10日,一篇称厦大教师长期猥亵诱奸女学生的博文在网上疯转。厦大人文学院历史系考古专业博导吴春明被指长期猥亵诱奸多名女学生,甚至有女学生因此割腕。而其所在的历史系迅速作出回应要求校方给说法,被网友称为“院系倒逼校方给说法”。12日上午,厦门大学就厦大教授被指诱奸多名女生发表声明,表示已中止吴春明的研究生导师资格,停止其招生和指导研究生。(7月13日《京华时报》)

尽管真相未明,但吴春明已被千夫所指。教授形象崩塌久矣!公众似乎有理由相信,吴春明确乎劣迹斑斑……围观又一个桃色丑闻,人们想象着其中的不堪,对始作俑者口诛笔伐,对无辜受害者极力声援。在一派“烂透了”的绝望论调中,大学再次沦为戏谑调侃的对象。其间,夹杂了制度性批评,夹杂了道德层面的质疑,也夹杂了对师生关系的浓厚猜忌。就这样,一起极端恶例,动摇了一切的相信与认可。

按照爆料者的描述,吴春明可谓恶行累累。其不仅以指导女学生论文为由,伺机上下其手;更以毕业工作保研保博为名,威逼利诱。凡此种种,在“教授侵犯女生”案中,几乎是惯用手法!在一种失衡的师生关系中,教授们在考核、保荐等方面,掌握着足以决定学生命运的巨大权限。久而久之,双方之间很容易畸变成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无论是博士生沦为导师包身工,还是女学生被导师诱奸,无一不是肇源于此。

在日常教研环节,诸多重要事项的决定权,过于集中于特定个体身上。由此导致,教授成为所带“弟子圈”里的绝对主宰,俨然生杀予夺、予取予求。但问题在于,相较于导师们所拥有的强大支配权,其道德基础和职业荣誉感,却愈发摇摇欲坠。在大学压抑、逼仄的空气中,教职工的价值空心化倾向严重。他们,并不会因为用教学权力置换“世俗利益”,而感到丝毫羞耻。

女大学生,一再被败德教授视作猎艳对象。神圣的师生关系,自此变得暧昧、尴尬乃至晦暗。发生在厦大考古系的所谓诱奸,让人浮想联翩。既然校方为学生维权设置了种种通道,又为何在之前没有受害女生勇敢举报?当事人选择“网友曝”的形式发声,是否说明校内的纪检系统名存实亡?难道是慑于大学里遮羞隐恶、同僚相互的传统,受害者方才决定在网络平台揭露事实?

围观“教授诱奸女学生”案件,当然有很多剖析视角。当教授个体,垄断了对门下弟子的教学和评价,势必会形成一种校园式门阀。在这种“关门授业”的密闭语境内,大学生们成了身份意识含混、价值认同模糊的易受伤群体……现实如斯必须明确,唯有改变狭隘的“导师负责制”,实现学生培养和考核环节的分离,才能从根本上将学生从威权型的师生关系中拉出来。而这,既是对学生们的有效保护,也能还教授和大学以清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