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本溪神校,被密集放大的加分样本

(2014-08-14 20:48:29)
标签:

体育

分类: My时评&学术

辽宁省本溪市高级中学今年高考生1000多名,获得体优生加分的二级运动员高达87人,受到众多考生和学生家长的质疑。有家长表示,本溪高中连游泳池都没有,竟然有25名游泳二级运动员?对于外界的质问,本溪高中通过有关部门回应说,学生在全国比赛取得了成绩,符合二级运动员申报标准,证是体育部门发放的,与学校没有关系。(630日《京华时报》)

因为体优生数目惊人,“神校”本溪高中,忽然间被推至风口浪尖。一面是运动设施的极度稀缺,另一面却是二级运动员的庞大存在。有此浓烈对比,公众似乎更加坚信,“其中必有蹊跷”。由高考加分所引发的,猜忌、争吵和吐槽,已然成为循环上演的保留剧目……很不幸,这一次轮到本溪高级中学,成为众人口诛笔伐的对象。然而情绪昂的我们,此刻似乎尤有必要厘清,这场舆论攻伐,到底当真是有的放矢,抑或仅仅是无端发难?

客观来看,本溪高中最初进入媒体视野,几乎可谓躺着中枪。一则其高考成绩太好,再者其二级运动太多。由此,大家便展开了一系列的负面联想。可事实上,作为辽宁省名列前茅的超级中学,本溪高中吸引并聚集了更多体优生,直至最终考出“逆天成绩”,也算是合情合理。至于所谓“无游泳池,怎会有25名游泳运动员”的诘问,更显得很是无厘头——须知,运动员之身份,确立于比赛或测试之中。与所在学校有无训练设施,并无必然逻辑关联!

其实,本溪高中的官方回应,也表达了类似观点,“二级运动员证是体育部门发放的,与学校没有关系。”或许可以说,公众对于本溪高级中学的漫天非议,不过是针对“运动员评定公平性”,以及“体优生加分政策”本身的一次情绪倾泻而已。公众听多了“二级运动员”评选的种种猫腻,乃至下意识怀疑所有体优生都来路不正。再加之,“加分政策”确乎影响了一般考生的利益,所以本溪高中被起底、被怀疑,也就合情合理了。

现阶段,获得二级运动员证书,主要有两种途径,也即参加高级别大赛,或者参加地方体育局组织的达标测试。对于后者而言,过程透明性不高,人为操控空间大,往往存在极大的舞弊空间,乃至有人明码标价、公然卖证——民间所谓造假,也多指此类情况。而需要说明的是,“本溪高中体优生的体育成绩,绝大多数都是在全国性比赛上获得的”。公允说来,这种模式作假可能性较小,但还是难逃公众的“恶意揣度”。

本溪高中的体优生事件,也许无关舞弊造假,但确乎暴露了种种弊病。某种程度上,该校因为集聚的运动员过多,实际上将“体优生加分”的消极后果密集放大,而后民众方才觉得一时难以接受。而纵使没有本溪高中的由头,“运动员加分”的天然缺陷,大家也早已了然于胸。比如,其背离了高招依学力优胜劣汰的游戏规则。给有钱人家孩子“弯道超车”、投机取巧提供了可能。除此,该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也多有畸变成权钱交易的风险。

推动“体优生加分政策”的收紧和清理,不仅是为了还社会以普遍公平,也是为了给真正的运动员正名。于此,既要从程序环节着手,例如对二级运动员们进行更多、更严格的附加测试。同时,也要从理念层面加以明确,重申高招以学力为本位的核心原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