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酒杯里的职场,飘着虐人与自虐的幽灵

(2013-12-26 20:50:24)
分类: My时评&学术

过五关斩六将,重庆22岁大四女生小华脱颖而出。没想到因一杯白酒,遗憾地与一家知名通信企业销售经理一职失之交臂。招聘公司人力资源部一位面试官委婉地告诉她:“我们企业的销售经理要面对很多客户,喝白酒是难免的,不会喝白酒可能不太适应我们企业的工作。”这时,小华才意识到,原来,前一天的饭局是一次“饭签”,这是企业选拔的又一道“门槛”。(10月30日《重庆晨报》)

仅因为“拒喝白酒”,女生小华便错失了一份好工作。这样一个结果,实在堪称荒诞。但,倘若对来龙去脉稍加梳理,或许会有不少人表示理解:“喝酒交际”本就是职场必备,更遑论还从事销售行业……此类发声看似有理有据,却透出坚硬的冰冷。它以默认“存在即合理”为基础,主张后来人要顺应而非挑战畸形的规则,灌输着一股毫不掩饰的圆滑世故,终究令人失望。

于中国这样一个酒桌社会而言,烈度酒确实扮演着一个暧昧且重要的角色。勾兑人情、社交聚会、商谈公务等等场合,皆是一副无酒不成、无酒不欢的做派。时至今日,白酒又成为所谓“饭签”的必过一关,非得一饮而尽才可谋得一职。小华因“不喝酒”遭淘汰,必然意味着,有更多年轻人因为能喝会喝,而获得“通行证”,正式开始了推杯换盏的职业生涯。

以酒选才的做法,所奉行的还是“适者生存”蛮荒逻辑,且根本不去考虑现有秩序是否合理。这种狭隘、保守,全无开放精神的招聘模式,可以说是企业改造员工性格的第一步。其所要实现的效果,首先是精神层面,让“新职员”变得更为服从、更顺应既存的现实;而后才是技能层面,希望“新员工”凭借好酒量为公司牟取利益——越是文明指数低下的商业环境,越是盛行“在酒桌上搞定一切”。

劝酒、酗酒、拼酒一类的动作,与疯狂企业操、奇葩洗脑歌等形式一样,皆是以实现企业对员工的有效驯化为目的。所不同的是,“喝酒”具备更多的实用功能,因而被隐藏在诸如工作需要、情感需要一类的话语下,得以变得不那么赤裸裸。事实上,恰如有人所分析的,“拼烈酒”就是一个虐人和自虐的过程:上层虐人,为的是甄别异己、筛选盟友;下层自虐,用以展现忠诚、换取信任。

表面来看,小华因为一杯酒丢掉了一个工作,事实是她因为未曾展现出足够的顺应与服从,显得格格不入致使最终出局。处于绝对强势地位的雇主一方,在招聘过程中长期如鱼得水,已经变得越发偏执和顽固,甚至可以将一种病态的饭签环节,美化成一副人道又专业的模样。经此而后,所谓求职与应聘,一次次沦为无底线的迎合和无下限的妥协,实在太过悲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