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被绑架的“第一口奶”与失衡的医院架构

(2013-12-25 13:38:07)
分类: My时评&学术

每年,我国新生婴儿中的七成左右通过奶粉喂养长大。为规范市场,国家在2011正式出台了《母乳代替品销售管理办法》,明令禁止在医院向产妇推销、宣传奶粉产品。但是在商业利益驱使下,这个政策却是形同虚设。不少奶粉企业不惜拿出巨资,贿赂医生和护士,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让医院给初生婴儿喂自家品牌的奶粉,让孩子产生对某个奶粉的依赖,达到长期牟利的目的。对千百万婴幼儿至关重要的第一口奶,就这样被奶粉企业和医院绑架了。(916日央视)

肆无忌惮的商业渗透,遇上节操堪忧的医疗体系,这场“绑架第一口奶”的合谋一拍即成。谁曾想到,自孩子出生伊始,就要遭受成人世界的这般“算计”?又有谁曾想,素来以纯洁形象示人的医生护士们,在金钱攻势前竟如此不堪一击?和以往一样,任何涉及下一代的负面消息,总是无比牵动人心。在该新闻之后,公众直白地宣泄着心底的情绪,惊讶、愤怒、遗憾,乃至是一种缄默的绝望。

必须重申,纵使最彻底商业化社会,也该有必须坚守的底线。诚然,在奶粉的推广过程中,奶企、经销商们,展现了一整套成熟的技巧:将推销过程前置,借力权威(医生)意见兜售,培养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只不过,虽有这连串堪称高明的营商手段,却没有丝毫的人文精神与规则意识,衍生出种种恶果也就不足为奇了。说到底,商业社会应该怎样避免唯利是图?所谓“商业道德”的约束力,当然是至关重要的。

奶粉经销商,一面抛弃商业道德,一面滥用营销“技术”,然后越走越远、越发疯狂。虽有法律明令禁止,可奶企从业者,还是不惜成本渗入医院营销。在此格局内,另一个需要被追问的对象,显然是同流合污的医院一方。医生、护士们,利用在医院的绝对权威,有效影响着家长们的决策;与此同时,更以自身的支配地位,直接安排了新生儿的奶粉供给——归结起来,这种种乱象所以能发生,无不可归因为“失败的医院组织结构”。

在国内的医院架构内,精英医生不仅是纯粹的技术操作者,更掌握着某些行政管理、资源分配权限。这种集多重身份于一体的设计,所隐藏的风险至少有二:其一,降低了系统的安全性,个体败德就可引发体系失灵;其二,为商业行贿者树立了目标,令“勾兑”过程变得更为精准和便捷。事实上,在健全的医院组织结构内,技术力量、行政模块以及监督部门,本应有着精妙的平衡,从而排除一方独大、肆意妄为的可能性。

“第一口奶被绑架”,与过往医院丑闻,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或者说,它们有着一样的源头,只是表现形式各异而已。由此我们也可确认,唯有建构起内部平衡的、现代的医院治理架构,再来谈抵御奶企的金钱渗透或其他形式的外力干扰,才具备真实的话语基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