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楼顶别墅”事件中的视野游移

(2013-09-12 21:57:24)
分类: My时评&学术

12日,北京城管人士透露,人济山庄B栋楼顶的假山别墅,其主人张必清,在某医学协会任职。据公开资料显示他是梅花磁针灸综合疗法奇经疗法)的创始人,甚至有宣传其为国宝级中医药大师。据悉, 从开工到现在,该“假山”别墅存在了六年。张必清还曾对人济山庄物业表示:“我既然敢住这,我就不怕谁告。”(813日《新京报》)

随着舆论强势跟进,有关“楼顶别墅”的种种信息,逐步被披露而出。如今,事态的走势大致有两个朝向:其一,质问渎职、呼吁问责。该别墅既然数年之久,为何主管部门迟迟不作为?其二,便是掘地三尺、搜索人肉。由此公众得知,张必清宣称能点穴治病,且有“大师”头衔加身。俨然很有一副欠揭底、待曝晒的江湖术士相……

围观一座奇葩别墅,注定各有各的解读。有媒体将张必清描述得很嚣张、很不堪;但另一些媒体的笔下,张必清则是小委屈、通情理、守法纪的模样——在《京华时报》与张必清的对话中,后者否认说过“敢盖就不怕告”,声称“施工阶段花了十多万安抚邻居”,且强调“若相关部门要求拆除,定会照办。”凡此种种,完全是另一种剧情。试问,真相到底如何?

事实上,参考各方发声,本更可有助于,理解一个人、一件事。但问题在于,在明晃晃的“最牛违建”面前,我们或许已经失去了,关注不同信息的耐心。非但如此,由那座“楼顶别墅”出发,很多人已经开始想象、怒斥,其背后的嚣张跋扈、权势熏天;已经开始摩拳擦掌,意欲揭开“伪大师”的画皮,从而享受那份去伪存真、声张正义的快感。只是,就事论事,此类“举动”未免有些走远!

无论如何,公众监督都应有自己的行为规则。比如,只批判确定的“丑恶”,张必清的“楼顶别墅”、当地城管部门的履职不力,显然是必须鞭挞的对象;再比如,要选择“直线而非曲线”路径,来声张诉求。我们大可持续不断喊出 “拆除违建,惩处不法”的吁求,而实在不必绕道“打倒大师”,从而间接施加压力……一码归一码,必然的违建、或许是“骗子”,两者何必混为一谈。

其实,一起违建案,即便再怎么“最牛”,也终究只是寻常事件。此事所体现出,公众监督时的视野游移与目标置换,反倒是有趣的现象:当再明显不过的“非法存在”就是屹立不倒,公众是否有必要、有权利,搜罗“新罪”、编织恶名,来实现壮大声量、不断加压的目的?此举,与其说是一种不理智,又何尝不是一种无奈呢。现实难撼动,为正义而战者,总需多攒点筹码才好!

只是,当把对“确知之恶”的愤怒,挪用到对“或然之事”的描述上,人们又怎么确保,还能保有对事实和逻辑的尊重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