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然玉
然玉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569
  • 关注人气:55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城管执法,不应诉诸情感投机

(2013-08-20 20:58:27)
分类: My时评&学术

一顶草帽,一件白T恤,一个红袖章,一瓶水,一行醒目的“城市管理志愿者”标志。7月26日,湖南岳阳县街头出现了一批面带笑容的老人,他们冒着滚滚热浪穿行在街道中。他们就是岳阳县城管大队聘请的27位老人,协助参与重点街道城管执法。7月16日,岳阳县城管大队招聘了首批志愿者——27名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老人。据悉,见到头发花白、慈眉善目的老年志愿者,商贩们的态度都客气了几分。(7月28日《潇湘晨报》)

依当地官方介绍,“聘老人协助城管执法”,可谓效果明显。归纳其成功经验,大致有二:其一,商贩们也有尊老敬老之心,对这群“老志愿者”颇礼让三分;再者,老年人“协助执法”更柔性、更耐心,对着商贩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一番后,总能有所收获……按说,岳阳此举本是一次不错的尝试,既提高了城管履职的效力和文明指数,也给老人们提供了一个发挥余热的平台,大有互利双赢的架势。只是遗憾,很多人存有不同见解。

“聘老人协助城管执法”,其最大争议源自法理层面。众所周知,城管本无执法权,其权力无不源自公安、工商等部门的转授。在此前提下,城管大队招募志愿者“协助执法”,几乎又将执法权转手了一道,故而难免显得不那么理直气壮。从本质上说,岳阳城管所雇佣的27名“老年志愿者”,依旧是“城管协管员”。他们既无执法权,也不能承担法律责任,处处流露着一股临时工意味。

针对岳阳城管的此一新尝试,有媒体将之解读成“大打感情牌”。然而,在更多人看来,此举固然体现了城管的温情脉脉,从另一角度看却又何尝不是对那27位老人的“折腾”呢?这群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老年军”,不仅被送到了“热浪滚滚的街道中”,更是被推向了风险不小、矛盾最多、场面最尴尬的执法一线——本应老有所安的他们,何以要吃这份苦头?

即便老年人们耐不住闲,想着做点事情消遣晚年,一个良善的社会,又怎忍拿最苦最累的差事,来烦扰他们呢?年轻人的责任、职能者的义务,绝不应转嫁给毫不相关的老者。无论这个“转嫁”的过程被包装、渲染得如何温情,也终究难掩其推责与盘剥的内核。之于市容维护、商贩管理,“专业城管”尚且力不从心,一群老年“协管员”当真就有神奇魔力,可以瞬间扭转乾坤?但凡少有理智的人,想必都不会信此童话吧。

事实上,说到执法模式创新,各地城管早已花样频出,至于其结局,也多是草草收场了事。此次,岳阳城管雇老年协管,一样陷入了过往那个陷阱,也即“幻想城市治理存在捷径,甚至可以异想天开、一招制胜”。而现实是,一切公共管理都是严谨科学,其所依仗的,乃是真诚的利益界定、精确的功能区分等等逻辑思维,而非是天马行空的想象,以及企图“错有错着”的投机之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