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赵本山谢幕与匮乏年代的终结

(2013-02-28 22:48:26)
分类: My时评&学术

近日,赵本山在北京大兴星光影视录制江苏卫视春晚,录完节目后在郭德纲主持的脱口秀节目《郭的秀》中,赵本山宣布从现在起收山,将不会再登台演小品,他表示要多思考自己的作品,把空间留给别人。今年赵本山二度缺席央视春晚,他在节目现场依然感谢央视的平台,“没有央视的二十年春晚,没我今天,对春晚我有难割舍的感情。”(1月31日《新京报》)

堆起一座高峰,却将自己困于其中,乃至再无法突围……或许,这便是赵本山的宿命。数十年的舞台沉浮,终于在此时此刻定格。面对突如其来的分别,有人深情款款,温柔道了声“别了,本山”;亦有一些人,摆出一副无所谓的模样,轻轻一句“走好,不送”便算回应。关于赵本山,有多人欣赏他的艺术,便有多少人鄙夷他的世俗。一代喜剧巨匠,即便在隐退之际,竟也被争吵、燥热的空气所环绕

赵本山,不是中产阶级的“菜”。最近几年,随着中产阶级的强势崛起,“赵氏小品”的声名更是与日剧下。在一些都市人、体面人的措辞里,赵本山的表演,渗透着黑土地的泥味,充斥着农民式的市侩,以及调戏弱者的冷酷,简直是粗劣不堪、不值一看。然而,你必须承认,赵本山的粉丝众多,且忠诚度极高。如其不然,他二度缺席央视春晚,也就不会引发轩然大波、令无数人莫名失落了

只是,纵使余威仍存,赵本山的魅力确乎是今不如昔了。这种“式微”,其实有着复杂的成因:一方面,其人年龄渐长、精力不济,作品鲜有突破,观众渐生审美疲劳之感;而另一方面,随着市场发展,民众的娱乐生活,又有了更多选择。具体到逗笑产业,“小品”项早已风光不再。取而代之的则是,传统相声的复兴与革新,情景喜剧的日臻成熟,以及网络段子、搞笑视频的迅速蔓延

毋庸讳言,赵本山的成功,最初得益于特定年代的娱乐匮乏;之后则依赖于,民众已然形成的稳定的收视惯性。但,这份“历史遗产”,迟早有消耗殆尽的一天!现如今,丰富的娱乐选项,抢走了赵氏小品的不少拥趸;而新生代,索性抛弃电视媒介,亦给了赵氏小品沉重一击。各种机缘巧合共同作用下,赵本山力不从心、最终退出,不过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些许落寞的赵本山,背后是“小品”整体性的颓败。此一历史短暂,又被春晚“符号化”的艺术品类,无疑正经历着不大不小的危机。如果说,是央视和春晚的平台,成就了小品,成就了赵本山;那么,小品和本山现今的失落,则是市场竞争、消费者自主选择的结果。赵本山告别舞台,一同告别的,是那个匮乏斑驳的时代!过去“难得一笑”,如今娱乐至死,没有谁离不开谁。一星黯淡,难掩星光璀璨。别忘了,这是一个“工业化造星”的社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