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华男生节”,对理想人际关系的试验

(2012-11-21 23:19:58)
标签:

杂谈

分类: My时评&学术

12日是“清华大学男生节”,清华女生们在校园打出数十条趣味条幅为男生祝福,并以送戒指、美食,献情歌等方式讨好男生,此举引起诸多清华光棍男的热捧。诸如“扫地洗衣会做饭,要嫁就嫁会计男”、“我存在你的镜头里;你存在我的脑海里”等数十个条幅将校园装点得格外喜庆。不少受宠的男生纷纷表示,将投桃报李,“等三七女生节时,一定让班里的妹子们惊喜。”据了解,清华男生节始于2002年,迄今已经过了10年。(11月13日《新京报》)

以性别为界定,发端于“妇女节”的先例,各式“新节日”亦纷纷登场。你有“三七女生节”的温情,我便有“11.12男生节”的浪漫……在12日的清华,“妹纸”们各种讨好、各种卖萌、各种献殷勤,直令得一干理科男感动万分、无比受用。凡此一幕幕,既暧昧又单纯,既喧嚣又静美,真真只能发生于,“象牙塔”矗立的那方小小天地里。其实,对社会大众来说,男生节、女生节的创意,最大的价值还在于,关照我们自身,以及那一份青春

男生节、女生节的勃兴,无形间已经颠覆了,国人拒绝“角色倒置、即时狂欢”的传统。从此角度说,它们未尝不是一次,重塑社会文化心理的试验。在过往,公众惯于按部就班的秩序,包括在看待、处理两性关系时,也多秉持固定的视角和规范。然而,随着男生节、女生节的流行,人们已经接受了一种新的观念:在特定日子里,我们本可用异于寻常的方式,来重新安置不同性别的身份关系

“清华男生节”上,女生们高挂横幅、献歌赠礼,很是一幅和乐的图景。显然,这是“非常态”的景象,却无疑是有益且健康的。在此过程中,男女同学皆展现出多于寻常的热情,双方的关系因之更为融洽。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以“节日”的名义,在独特的一天内,都变成了不一样的自己。你可以说,这是一种“特殊情况”,也可以将之视作是“一时热闹”,却终究无法抹杀,其“探索新人际模式”的试验功能

在大学校园内,乃至在整个社会,男女双方的最佳相处方式,当然不一定是现状所维系的那样,也不一定是“男生、女生节”所表现的那样。事实上,各取两端之所长,平衡、纠偏、矫正后,才能实现公众优化人际关系的期待。不是每一天都可以成为“节日”,但“节日的精神”却可以在每一天沿袭。无论你在高校、公司,无论你处于哪一种集合,都无碍你对身边的同性或异性,展示更多的关注和关怀

支撑“男生节”试验的动力,无非是人们对于更好人际关系的期许。包括大学生在内,越来越多的民众,都选择在一个特殊日子里,集中展示自身压抑已久的情感,体验理想中的“人际模型”。只是,超越“节日”的感召,在庸常的日子里,我们也可以对周身的人,表现得更为友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