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招之弊欲止 ,招聘者“自我权威化”当弃

(2012-08-05 22:39:47)
标签:

杂谈

分类: My时评&学术

太阳底下无新鲜事,就如“网友曝”依旧彪悍有力,就如“公招”仍还魅影幢幢。一连串的无甚惊奇之外,那份费解的诡谲、直白的嚣张,想来也会触痛人心些许吧

先是,唐海情发帖称,自己在贵州省选调生招考工作中成绩第一却被拒录,原因是她体检中梅毒血清特异抗体测定呈阳性。然后她到其它三家医院检查,结果都显示相关指标呈阴性。(8月5日《西安晚报》)几乎与此同时,又有网帖爆料“广东中山市人社局官员梁国影更改儿子林钰成的考分,帮其考上该市公务员”。所幸,8月5日凌晨,中山市公布处罚结果:取消林钰成录用资格;停止梁国影职务,进行立案调查……

当荒诞成为习惯,梳理与罗列,毫无难度可言。无论是萝卜招聘、考题泄露、体检设陷,凡此种种早成公众司空见惯的伎俩。唐海情和林钰成,虽对比强烈、命运迥异,终究不过是“先例”的重复。一套有欠周全的规则体系,滋生各色古怪离奇,简直是注定的宿命。公招、公考,一面兜售希望,一面又在制造失望——不是多数人注定落败,而是因不公平竞争落败。如今,唐海情之惑真相未白,林钰成之事已有发落,只是围观者的内心,早已寒凉久矣

自然,谁也不能草率断言,唐海情遭遇了不公待遇。而另一方面,那种漫天的质疑、想象与冷嘲热讽,也很可以理解。类似丑闻见得多了,即便最敞亮的“观众”,心理也难免“阴暗”起来……超越对“真相”的猜测,一些显见的冰冷与坚硬,总归是回避不了的:一方面,唐海情遭遇了,单方面的、不容申辩的“筛选”,封闭的操作流程,排斥一切“纠错”的可能;另一方面,她跳出体制的维权尝试,竟被领导批评“不相信组织”,果真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

在公招、公考过程中,招聘方似乎要在求职者前,建构起不容质疑的权威。这,既折射出手握资源者的心理优势,又摆出拒绝交流、必须服从的姿态,压制正常的意见反馈。久而久之,“招聘者的权威”,极易转化为“精英群体的傲慢”,甚至为“小圈子的狂欢”铺陈。悲剧的唐海情,无疑是那种“傲慢情绪”的牺牲品;而林钰成所以成为“幸运儿”,无非因为他父亲,隶属于有资格狂欢的小圈子

不合理甚至畸形的规则设计,一再成为公招、公考的腐败肇因。为此纠偏,或许先当反思,招聘者“自我权威化”的趋向。事实上,无论商界还是公务系统,人性、平等的招聘文化,一直未获确立。招聘者莫名其妙的强势,最终演变成对应聘者的伤害。特别在公招、公考领域,悖论式的现实存在,已经很能说明问题:招聘者仰仗“身份”着力展现“权威”,不惜拒绝互动与反馈。其后,外部意见无法进入,内部人近水楼台、乘机渔利,反倒有损于“公职体”之权威

体现在招录全程的,招聘者的“自我权威化”,几乎默认自己全知全能、永不犯错。这,当然是可怕的自负。事实上,公招、公考等从不是强化官方威严的仪式,基于从优选才的初衷考虑,允许、鼓励、吸纳唐海情们各种形式的申辩,本才是合乎情理的对策。过往发生的一切,也表明那种无谓捍卫的“权威”,只会为林钰成、梁国影之流提供徇私之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