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可疑的论证,更可疑的“守望者狂热”

(2012-07-31 23:11:27)
标签:

杂谈

分类: My时评&学术

7月29日,央视《焦点访谈》播出“男科门诊的秘密”节目。记者在石家庄博大医院化验时,用绿茶替代了尿液,随后医生称尿液检测出了炎症、霉菌和杂菌,记者被诊断出重度肾虚、前列腺炎和附睾炎,需连续治疗7天,每天费用为546元。(央视7月29日

一则普通的社会新闻,无意激起好一阵“科普”潮,与新闻专业主义的辩论。似乎,有必要复述下问题的“焦点”:一来,有网友援引旧例,指出“由绿茶检出炎症”合乎科学;再者,某些专业人士及传媒“票友”,不约而同责难疑似“钓鱼采访”太不厚道……两股意见交织,喧嚣热闹之余,发力“医疗积弊”的揭露报道,自身反倒陷入了污点斑斑、清白难辨的困境。归纳而言,越发理性的社会内,目的之正确和手段之正义,终于获得了同被尊重的地位

一条医疗新闻,引发的各方观点“肉搏”,至少印证了一个事实,即“任何单线理解该事件的尝试,都注定乏力!”某种意义上,从业于当今中国,媒体人是幸运的,此时此地可算“最后的新闻富矿”。唯一重要的是,以何种姿态、坚守怎样的价值,介入“大时代”的纷杂景象,守望且传播?简单来说,“男科门诊的秘密”,所以引发非议,大可归罪于“采访者职业素养缺失”;而更深层面,长久曝光社会阴暗,累积的职业优越感,也多少是肇因之一

无疑,媒体业者最接近真实,他们知道最多的真相,且最先知道真相。也许,关于“男科门诊”,采访者早已掌握了足够内幕。唯一缺少的,就是呈现足够的证据,来支持预设的“结论”。只可惜,最终的“作品”并不完美,充斥着逻辑断裂、剧本演绎、挖坑设陷——这些,都是起码的职业禁忌。事后,反观发生的一切,充斥使命感、正义感,却悖逆基本业务规范的报道身后,何尝不是一群自命不凡者的落寞身影

职业本身的荣光,加之前辈塑造的声誉,使得一些传媒业者,自入行伊始便充溢着“惩恶的欲望”。而另一方面,回应牵涉自身的报道,此间的商业市场,从未形成有力的“抗辩”传统。采访者、被采访者之间的不均势,与倾向性、主观性极强的受众合流,就极易衍生种种“失范的新闻”。在这其中,“男科门诊的秘密”,或是不算太恶的典型,但同样流露出这个行业,部分人因自信与道德优势,而放弃了“严谨道来”的信仰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从不缺少线索与信源,却愈发流失耐心和专业性……在世间百态前,观察者失去自持是可怕的,即便他们最终能“歪打正着”、“错有错着”,也会湮没在自身的膨胀之中。由“医疗新闻”,转入关于传媒心态的讨论,或有离题万里之嫌,但事实绝非如此:医药界的混乱,早已在公众思维内形成刻板印象;论述再多,也不过老生常谈而已!然而,“新闻富矿”面前,写作者如何克制狂热,与躁动的立德心,却是一个更新鲜的命题。

一言以蔽之,男科是否违规,与你是否用规范的过程证明它违规,从来是两回事情!前者多说无益,后者必得厘清。作为社会的守望者,冷静、超脱,终究是立身之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