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拥迎“扶持”,实体书店尚需价值再发现

(2012-03-13 20:51:03)
标签:

杂谈

分类: My时评&学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3月12日表示,实体书店扶持计划有望年底出台。他补充说,国家将出台政策扶持实体书店发展,在城市拆迁过程中社区必须留出国有书店的位置。民营书店出版物销售方面实行减税免税,政府财政方面给予补贴,资金方面出台新的政策,提供低价房租使它生存下去。(3月13日《华西都市报》)

在一股倒闭寒潮之后,实体书店俨然看到了春意。年内出台的“扶持计划”,对某些艰难营生的书店主来说,可谓及时且受用。诚如很多人所信仰的,实体书店乃城市的精神象征、文化标志,不可湮灭、不可消亡……只是,这终究是一个消费时代,“货币选票”的流向,从不会朝着某些抽象意象而去。那么,在一套煽情的叙事之外,在政策性倾斜之余,实体书店的自我反思与救赎,亦是另一种必须!

实体书店的举步维艰,究其原因,实在太过简单:今人阅读率过低,“读书”群体日趋小众;新媒介强势扩张,“电子书”渐取代“纸质书”;甚至,在线书店对市场的蚕食,也是人尽皆知的事实。遵循此类逻辑,在很多人看来,实体书店之式微,着实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毋庸讳言,即便全球范围内,除了地标级书店,多数书籍售卖者,其实也活得不够滋润。毕竟谁都知道,基于经济人理性,实体书店劣势明显,一方面选择有限,另一方面价格居高。

对于实体书店而言,当务之急是,必须找到自身的优势。而这,显然不是“扶持计划”可以通盘赋予的。围观现实种种,化解实体书店之困,现有或将有的策略,都先天带有局限。或是诉诸于“精神、文化”等虚空说辞,意图据此激发公众“拥抱高尚”的欲望——但须知,“高尚”归于书籍,而不必然系于门店;另一种思路则是,以免税、补贴等经济手段,压低经营者成本、拉升其盈利空间——即便兑现,试问,实体书店能便宜得过网店吗?

今异于昔,一切都不同了。如果说,仅凭那种宏大的“标榜”,在从前还能鼓动很多人的话,那么现在此一路径已然越发逼仄。现时代,所谓“潮流”、“时尚”,都是个体自主自发形成的,其后则是一整条商业布局的影子。倘若切实一点,关于“读书”、关于“书市”,其推广路线,无疑摆不脱一次世俗化的洗礼。放弃附着于“书店”上的神圣感,将之塑造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或是一种有品位的社交场所,或是一处日常休闲的理想去处,或是其它任何符合消费者价值的地方……

当然,读书是一件“道德感”十足的事,但这不意味着它不可以变得可亲和平易,也不等于我们必须时时刻刻宣扬那种“道德”。必须承认的现实是,并不是每一个书店,都可以成为地标和象征。尤其在书市不景气的今天,如何以更切实的说服策略,吸引更多顾客走进书店,才是最当下的迫切。终究,人们不会消费“精神”,而只会购买商品和服务,只会换取实用与愉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