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仝霄悲剧深处,缺失的家庭社会化

(2011-12-29 21:26:24)
分类: My时评&学术
山西运城交管处原副处长仝霄1995年获刑10年,刑期未满即被释放,之后在交管处被提拔。仝霄父亲曾是运城市委副书记,在仝父的运作下,仝霄的档案中已无犯罪记录,其学历证明也是伪造的。12月26日,仝霄因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等罪行一审被判处死缓,限制减刑。(12月29日《京华时报》)
 所谓奇闻,置于更广阔的背景之下,也就显得稀疏平常了。任何时代,任何地方,父辈溺爱、铸成子女悲剧的叙事套路,一贯屡见不鲜。人性深处,总有一块自私的角落,从“亲亲相隐”到“亲亲相护”,直至“亲亲相荣”。在一连串的畸变与异化中,一种名曰“人之常情”的东西,变得温煦不再、面目可憎。更为可怕之处在于,一旦个别家庭的教育失败,仰仗特定时代的规则缺失,而泛化成为祸社会的一环,后果注定越发难以收拾……
 仝霄的故事,令人惊诧、愤怒,乃至扼腕叹息。对于自己的二度沉沦,他有着极具个性的理解——“走到今天这一步,就是我爸害的。”似是一句难以理喻的辩白,却又何尝不使观者惊觉?无当之“父爱”,不仅无助子女成长,更起着逆向的负面引导。须知,无论是谁,贫寒抑或富贵、愚钝抑或聪敏、自闭抑或阳光,都必须经历一个社会化的过程:由“自然人”转为“社会人”,使外在于己的行为规范、准则内化为自身的行为标准……这是社会交往的基础,是个体安全生存的前提!
 毋庸置疑,“家庭”实为个人社会化历程的起点,且始终是其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作为上一世代的成员,父母们必须对子女进行一系列的灌输,知识层面的、价值层面的。何谓对错、何谓是非、何谓规则、何谓法律、何谓道德……凡此种种,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在启蒙着年幼的一代。但遗憾的是,很多长辈未能意识到其中意义,却用“潜规则”取代“显规则”,将之作为输送给子女的“营养”。此种短视和不负责任的做法,已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缺陷型青年”,有人将其定义为“纨绔”,也有人将其归类为“垮掉的一代”。
 回顾仝霄的人生轨迹,读者不难发现,他对父亲的埋怨,不仅有理而且真切。仝霄有着一位怎样的父亲?极端溺爱、为儿子弄虚作假、替儿子漂白案底、给儿子安排公职……看似无所不能、关爱备至,却彻彻底底放弃了,协助儿子完成社会化的义务。之后,成长于错位的教育环境,仝霄全无法律意识、不辨是非价值、不知违规风险,并最终不幸选择了一种自以为正确,却实际错误的生存模式。一个“不健全”的社会人,却轻易掌握了较多的权钱资源,不仅是自毁更是毁人。
 需要反思的是,一个理性的父亲,为何会将子女向错误的方向塑造。可能的解释或许是,于他看来,种种明面的规则,早已事实上失效;而权为私用、权可抵法的隐规则,才是安身立命的真正王道。但终究,这个时代,明规则仍是明规则,隐规则仍是隐规则。选择后者,始终比选择前者高危许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