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错乱的榜单与虚拟的政绩

(2011-10-11 23:29:47)
标签:

杂谈

分类: My时评&学术

近日,一个名为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的机构在各大媒体公布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中国中部百强县()”“中国西部百强县()”等评比榜单,其中竟出现17个国家级贫困县,引发公众的关注和质疑。经记者调查,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是北京一家注册资本仅10万元的公司。(1011日《京华时报》)

贫困县成百强县的荒诞,已然不是第一次引发热议。犹记得当初榜单甫一公布,便激起轮番质疑与解读。时至今日真相大白,诸多困惑终可得解。一家以盈利为初衷的公司,一套极为业余的测评流程,各色花钱买名次的直白交易……经此而后,任何诡谲的结果也可曰理所当然。评选产业泛滥成灾,有人搭台设局,有人愿者上钩,皆不过是授受两相宜的诙谐游戏。

解读开去,答案俨然无甚高深。所谓公司,天然千方百计赚钱谋利。而巧立名目、生造榜单,亦是有效吸金的商业产品;至于,此类生意何以兴隆不绝,似乎更是一望便知——“一些地方官员充斥政绩需求。进入百强县成考核的重要指标,已经上榜则把进位争先当做下阶段任务。一言以蔽之,某些为官者需要借百强上位,中郡所恰好售卖着他们需要的一切?既如此,莫非又是政绩观虚荣之祸?

偏差的政绩观,一再成为剖析乱象的万能句式!不可否认的是,此类说辞确有显而易见的解释力。但,倘若反思停步于此,未免太过浅尝辄止,而越发像一种敷衍了事。为官一方,存在政绩需求,不仅天经地义而且合情合理。基于此,履职才会更为积极、尽心。关键在于,政绩需求并不会必然导致偏差的政绩观。当公众一再将两者划上等号,有意无意间忽视了一个中间环节:失效的政绩认可与评价程序。

需要厘清的是,成为百强县是当然一种政绩,而进入中郡所的百强榜单则是另一回事。当有官员奢望,藉毫无公信力的一纸排名谋求利益,是否意味着行政系统内部的晋升之门存在纰漏?须知,中郡所提供的排名仅是一种虚拟政绩,脱离现实、远离真实。而就是掺水至此,竟仍能为主政者加分。其间,查对的宽疏、审核的形同虚设,怎不令人哑然?必先有政绩评测流程的不善,后有某些官员剑走偏锋、虚撰政绩。

虚拟政绩并非政绩,但现实中特定情境下,前者却起着和后者同等的功用。官方版“百强县评比”早已终止,“中郡所”的榜单业余且多余。试问,为何此等“水淋淋”的名次序列,会被公职部门认可、乃至成为官员攀升的垫砖?“花钱买排名”的县长们,不会迷恋全无附加值的虚名。所以甘当谎言与骗局的合谋者,不外乎是觅到了快速上位的投机路径。

而今,人们一再指摘“偏差的政绩观”,却对根源性的漏洞少有提及。如此,“评选产业”必会衍生出更多版本,以满足官员市场对于虚拟政绩的持续渴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