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角色幻觉不破,收编亦是徒劳

(2011-08-03 18:30:33)
标签:

杂谈

分类: My时评&学术

近年来,东莞村级治安队员多次爆出各种违法行为,引发社会对于这个群体管理的讨论。目前,东莞治安员达4.29万人,东莞警方正逐步对其进行收编。据东莞市综治委介绍,去年7月对全市治安联防队伍的现状和基层警务运作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推出了“六个统一”的方式规范治安联防队伍管理。(8月3日《广州日报》)

在当地看来,一场正规化运动,似乎可以根除种种积弊沉疴。理想的期待是,收编之后,名声不佳的治安员群体,即可获得素质与业务层面的双重飞跃——不再野蛮、不再粗暴,继而变得正义凛然、奉公守法起来?一片赞声中,所谓东莞经验俨然前途无限!只是,此类“毕其功于一役”、企图一劳永逸的思维,终究显得太过司空见惯而效果可疑。

治安联防队,本就角色暧昧、定位模糊,介乎于保安与民警之间。依照法律,作为被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联防队既无治安管理权,又无行政执法权。但在现实中,治安员往往冲在管理和执法的最前线。非但管辖范围宽泛、行事做派与正规民警相差无几,甚至不时曝出随意施暴、滥用私刑等丑闻。其中,去年7月份东莞长安一名治安队组长,动用私刑暴打一名犯罪嫌疑人的事情就曾引发了极大关注。

若不明晰治安员的权界,若仍旧默许治安员对警权的窃用,则无论收编与否皆意义寥寥。以此量之,东莞高调推出的“六个统一”,仍旧丝毫未曾触动纷繁乱象的根源。“统一招聘、统一着装、统一培训、统一经费来源、统一指挥调度、统一考核标准”,却回避从法理层次对联防队权责作出彻底厘清!如此,莫不有治标留本、避重就轻之嫌疑……

一个误区根深蒂固,提及治安联防队的诸多劣迹,人们往往归因于成员素质低下、监管失效云云。甚至,东莞的“收编行动”,也是基于上述的预设立场。但必须看到,面对灰色权力的诱惑,本就极少有人能能约束自己、不逾规矩。而治安员们,正时时刻刻经受着此类“诱惑”,他们被暗示、被纵容、被滥用,久而久之便产生了“我如警察”的角色幻觉。即便而今收编了、招聘严格了、管理规范了,不纠正错置的角色扮演,也是徒具观赏价值罢了。

倘若反思具备足够勇气,就应当意识到治安联防所以乱象丛生,实因迎合了职能者“只求结果、不重程序”的投机管理信条所致:治安员们也许行为不够文明,却能带来最直接、最快速的执法效果。一日不跳出功利陷阱,收编行动便无法起到根治之效。事实上,与其说“收编”是一场正规化运动,又何尝不可视之为体制对治安员的编制奖励。

最需改变的反倒不是治安员素质,而是职能者的规则意识以及对“擦边球”式治理模式的不当奢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