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医院卖水”底气何来?

(2011-03-24 18:23:51)
标签:

杂谈

分类: My时评&学术

昨天有媒体报道昆明市儿童医院一杯水卖5毛钱,工作人员对此称免费供应热水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一事后,立即引起不小反响。不但有众多读者批评院方卖水不合理、说法站不住脚,还质疑这是买卖行为就应该纳税,医院有没有就此缴税?相关税务部门表示,由于医院本身不需要上税,因此无法对买水一事进行税。(324日云南网)

凡对国内医疗现状稍有了解,想必都会对“医院卖开水”式奇闻保持淡定。在“不缴费则不救人”、“开药求多求贵”的语境下,任何匪夷所思的创收手段都不足为奇。悬壶济世的传说早已远去,现世医院俨然不过是逐利的市场主体。所谓“医者仁心”,早已被商业文化涤荡殆尽,且越发演变为冰冷的“买卖理性”。

而今,医患双方早已简化成“买方与卖方”的关系。一方花钱去灾,一方收费救治,仅此而已!只是,有别于一般买卖行为,中国式“医患交易”天然缺乏公平——医院与患者,二者议价能力相差何止万里!由此,前者可以堂而皇之卖水,后者却只能徒然一叹、诉诸公议。

“一杯水五毛钱”,据说收费理由有二:其一,“避免国有财产流失”;其二“支付桶装水的成本、电费和机器损耗费用”。此等颇为幽默的解释,无异自讨没趣、全然不值一驳。公立医院,自然属于“国有”无疑。但基于产权常识,“国有资产”的所有人与收益方皆是全体国民。以此量之,医院的存在意义,无非在于增加全民健康福利。具体到日常运营,一切病患的生命质量才是医院的终极价值。那么,悖逆患者现实利益,空谈“捍卫国有资产”,即便不算是惊人无知,也确乎是虚伪的矫情吧。

众所周知,一场不算成功的医改之后,医院所得财政支持明显减少,因趋向“自负盈亏”而压力陡增。而后,医疗费用连年“水涨船高”。在此背景下,职能部门履职不当,或许才是现有乱象的罪魁祸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医院无需担责。如果说药价虚高,尚可以归咎于畸形考核机制。那么,巧立名目“卖水谋利”,则是彻底地自我沉沦。就医院收费而言,共用性、保障性物资既然已在诸多“手续费”中有所体现,便没有理由重复征收。如若不然,“开水费”可收,“座椅折旧费”、“灯光使用费”是不是也可以粉墨登场?

所谓“开水费”,不过是医院庞杂收费的冰山一角。由此不难窥见,浸淫于市场浪潮的公立医院。已经不再满足于体制赋予的暴利渠道,转而拉下脸面、褪下娇羞巧取豪夺。一方面,利用“国有”、“公益”等光环,享受诸如“免税”一类的优待;另一方面,却以“自负盈亏”、“生存艰难”为托辞,肆意吸金、加压于民。当医院角色继续暧昧,摇摆在“市场”与“体制”间左右逢源,则“开水收费”之类注定难以禁绝。

或彻底放开,以充分竞争完成优胜劣汰;或回归公益,以严查严管实现祛弊图新。舍此,民众的医疗福利注定遥不可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