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湖”复为“骆马湖”之后
(2010-05-23 18:22:56)
标签:
杂谈 |
分类: My时评&学术 |
最近宿迁市闹起了一场骆马湖“改名风波”:有人擅自把湖名改成了“马上湖”!原因据说是因为“骆马”谐音“落马”,“犯了忌讳”。而所谓的“马上湖”则寓意“马上福”。(5月23日《扬子晚报》)
改名之事,频见报端,俨然成为文化产业化的天然注脚。每一次改名,都寄托一份“美好愿景”;每一次改名,都不缺责难与争议。好此道者,天真寄望通过更名实现升值。恶此道者,终究不能容忍历史让位于功利俗念。骆马湖“改名风波”,又一次将这种纠结呈于世人目下。于是,公众再次表达了立场与抉择——宁愿“落马”而不受“马上福”——决绝而坚毅。
如今风波渐散,“骆马”击败“马上”,依旧保有对此湖的“冠名权”。这当然是一场胜利,民意用固有的执着,驱散了商业功利魅影。回望发生的一切,我们试图厘清谁该为这场闹剧负责?但这样的努力或许徒劳,即便是新闻中都未传达出足够信息。报道的笔触极尽朦胧,关键处屡屡语焉不详:“没有得到政府的正式认可”且始作俑者是“某单位”、“有关单位”。就这样,归责与批判失去了“对象”;就这样,当事人依旧隐于公众视野之外。
似乎这场风波就该嘎然而止,似乎恢复原名已是不错的终结。于此事上,若最终只能等到一场民意的“缺席判决”,则失望在所难免。且不说“改名”已然涉及违法,就算本着对民众负责的初衷,也该有人出来道歉。如果当事方能如此轻易躲避舆论炙烤与司法问责,那么我们还有足够信心保证类此风波不会轮回吗?纠偏浅尝辄止,无助于压制潜伏的“逾矩欲望”,同样无助于全社会建立对历史承袭的普遍尊重。
一位“旅游策划大师”,被视为这场闹剧的终极肇始者。这实在是个诡谲的逻辑,“大师”固然能说会道,但毕竟不具实践“宏图”的执行力。那些把“大师”高论付诸实施的人,才真正荒唐,且理应接受归责。事实上,所谓“大师手笔”并无甚高明,以“谐音”博“彩头”不仅肤浅而且鄙俗。此般落入窠臼的“策划”居然被推行,实在让人啼笑皆非:一来,深感商业运作创意贫瘠,“改名”这种烂招竟还被奉为至宝。再者,悲叹文化认同感流失之深。只为迎合投资客“避讳心理”,便不惜挥刀斩断悠悠千年之传承。
闹过,恨过,错过,改过,是时候成熟了。须知,之于旅游资源,始终不是改改名之类就可以实现升值的。不可否认,技术性操作有助于提高知名度与美誉度,但这一切始终要以捍卫文化血统为基础。割裂历史记忆,以媚俗心态生造“旅游噱头”,只会降低自身品格。其后的结果是,人文与经济效益的双双流失。“马上湖”恢复成了“骆马湖”,一切不过是场虚惊。这之后,未来以何种姿态对待共有的历史,才真正值得深思。
http://yzdsb.hebnews.cn/20100524/ca939425.htm
http://epaper.lnd.com.cn/html/sdsb/20100524/sdsb462101.html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