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娱自乐的大学排名有多少现实意义
(2009-06-16 18:02:31)
标签:
大学排名现实意义自娱自乐杂谈 |
分类: My时评&学术 |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却联手搜狐社区发布了他们最新的大学排名,成为风波之后第一家“站”出来的国内排行榜。人大版排行榜破天荒地将高考分作为社会影响力指标,并且在总分中占到了30%。——6月16日《京华时报》
大学排名一直是大学和公众所热炒的,每年各版本的排名总能吸引群众眼球引发热议甚至争论。众多的版本把百姓看得是云里雾里,说不清道不明。然而受到热捧的所谓大学的排名到底有多大意义呢?笔者看来其中更多的只是一直自娱自乐甚至自欺。
评价一个大学是多方面的,不是仅仅按照几个标准就可以排出名次。国际上并没有一个公认的权威性大学评价体系,基于此国内的大学排名基本上多是缺乏依据的。武书连版本、中国校友网版本和网大版本一类的排行榜一般都是由社会研究机构操作,其客观性很让人怀疑。中国的民间调查与研究机构自身水平有限又怎能对大学作出科学的排名呢。如今又出来了人大版的排名,其评价大学的标准同样是自定的。这样的标准虽说是人大学者智慧的产物可是依旧缺乏公信力。既然可以有人大版,为什么不能有清华版、北大版甚至某某职校版再或者某某个人版?到排名榜满天飞的时候,我们该信谁呢!事实上人大版与某某个人版本质上是没有多大区别的,都是主观标准的产物。唯一的区别是人大的主观标准是有一群学者的。而个人版的主观标准只是某某人定的。在没有国际认可的、国内教育机构接受的权威大学排名标准出台前任何版本的排名都缺乏依据,无论是个人或者学者团体。
近些年来大学排名的消极意义日趋显现,主要的一点就体现在对高校的非理性引导。前不久曝出的某大学为了提高名次给武书连赞助就是一个稍显极端的例子。其实大学排名的消极意义远不止所谓赞助那么简单。更多的负面影响体现在对于大学教育的胁迫上,相当一部分大学追求排行榜的名次并在教学上加以倾斜。例如排行标准中看重论文的发表,一些大学就授意师生量产论文。今天中国已近是论文大国了,可是学术上的成就却进步有限。大学排行对某些高校影响是巨大的,他们为了提高名次就会自觉向标准靠拢。如果某一标准是科学的还好,在迎合标准的过程中他们会有事实上的提高。问题的关键是目前国内各版本的大学排名很多是不科学的,就如此次人大版将高考分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之一便是有待商榷的。如此一来某些高校为满足标准所采取的行动便是会致使歧途的。
国内高校所热衷的排名于现实有多少意义呢?既没有令人信服的标准,在操作过程中又问题诸多。不幸的是就是有人看重名次,并为此奋斗不已。长久以来,国内的高校在国际上都是缺乏竞争力的,学术边缘化也是不争的事实。这种情况下热衷排名炒作是无益的,专修内功提高自我,自会得到认可。否则即使排行榜上一路飙升,也只是可笑的自欺自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