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装饰行业:揽客奇招迭出后有猫腻(图)
金祖东 文/图
4月20日,《京华时报》刊登了记者程建兰撰写的《家装公司揽客奇招迭出》一文,笔者拜读后啧啧称道,感慨万端。
远的,正如上文中所言,随着春季家装旺季的到来,市场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为赢得客户,各公司招数不一,与往年相比甚至称得上奇招迭出。有的甚至打出“抄底价”、“家装0费用还送宝马车”;有的出台老房装修和局部装修套餐;还有的搞起了跨行业联盟,与家装上下游一起联手出击,寄望“团结的力量”大以争得更多客源。家装企业凌厉的出招和拼杀看似下足了血本,但效果几何,消费者买账么?
近的,针对当前龙城的几大主流媒体:《柳州晚报》、《南国今报》和《柳州电视台》所举办的“2012春季家装建材博览会”活动,为期3天,现进入最后一天的倒计时,我在现场调查过程中发现,不少亟待装修的准业主对品牌家装公司的质量和口碑已有所了解,感到困惑的是对各装饰公司及材料商之间纷繁的促销活动莫衷一是。
据了解,一直以来,家装公司对于基础装修的打折极少低过8折。且近两年来,随着工费、材料价格上涨,家装公司一直嚷嚷工程利润越来越薄。然而,此番“家博会”活动的超低折扣后究竟有哪些猫腻呢?
■笔者观点
家装竞争白热化
时下,房产市场密切相关的家装行业,今年来整体状况都不太好。各大家装企业当前的促销,都是为了抢占5月份的市场黄金期。
除了市场的因素外,我觉得,家装公司还面临着“品牌公司在消费者心目中地位下降”的诚信危机。以前消费者觉得“大公司贵但是好”,但现在不少消费者觉得“大公司”与“野马队”住宅装修差异化不大。这都给品牌家装公司带来了严峻挑战。
另外,受物价上涨的原因,而行业内的员工薪酬涨幅不大,导致正规品牌家装公司的人员消极怠工情况严重,势必会影响整体行业的健康发展。
还有,媒体所举办的名目繁多的展会活动,其收费标准逐年大幅度提升,定会加大家装建材企业的运营成本。种种迹象表明,只有大家认真研究新的运营策略、业务模式和怎样整合资源,并主动迎接市场的挑战,才有可能找到家装公司未来的出路。
■业界分析
堤内损失堤外补
该市建筑装饰协会会长黄恺指出,自家装公司搭配销售主材之后,其在工程方面的打折幅度或随着其整合力度的增强而加大,因而出现了基础工程折扣越来越低的现象,这些不是不可实现,只是条件苛刻。
在现有的市场情况下,家装企业很难实现利润最大化,为抢占市场先机,“阶段性付出一定代价是应当的”,通过促销让利宣传不仅能吸引消费者眼球,更能确保品牌人气。
■专家支招
全盘考察四指标
黄恺会长认为,作为有家庭装修需求的准业主,想要装饰装修出物有所值的新居,必须全盘考察并掌握四项指标,你就能好梦成真。
例如:一是材料保真。家装选购的建材品牌真假会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并关乎室内环保安全。因此,建材的品牌保真是业主装修时都很关注的问题;
二是“凭票据验收”这些程序看似靠谱,但如果业主不自己去买,货不对板的问题在理论上都不能排除;另外,仅凭票据让业主验收建材更不靠谱。毕竟,普通消费者几乎不可能通过感官判断材料的品牌、品质;
三是付款方式。我市品牌家装公司大都采用大多采用3、3、3、1的付款方式,即材料进场验收合格后业主付30%的工程款,工程到中期验收付30%的工程款,基本竣工付30%,通过竣工验收付
10%(保修两年);
四是选择正规品牌家装公司给力。因为施工团队的管理制度和施工规范要求不同,手艺相同的工人做出的工程质量会存在明显差异。此外,品牌公司会就新的施工工艺来进行定期培训,日积月累后,工人的工艺水平自然会得到显著提高。
■协会提示
面对促销要理性
市场上,如今出现了形式多样的“诱人”优惠,行业协会友情提示:对于计划装修的准业主们来说,切勿被宣传广告语冲昏了头脑。毕竟天上不会掉馅饼,想要获得所谓的“打折”等优惠,必须满足苛刻的条件,切勿得不偿失。
当自己的装修计划不能满足家装公司设定的苛刻条款时,一定要明明白白消费,理性看待纷繁的促销为上策,只有错买的,没有错卖的,切记!
加载中,请稍候......